•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09:15:03 股吧网页版
应收账款阴霾持续:金域医学上市后首次半年度亏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3882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广州报道

  2025年7月14日,A股医学检验龙头企业金域医学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00万元至-6500万元。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业绩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金域医学解释称,报告期内受经济周期及行业宏观政策环境影响,短期业务发展承压;同时公司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应收账款阴霾持续

  金域医学的亏损并非突如其来。

  早在2024年,公司就已出现上市后的首次年度亏损,净利润区间为-3.5亿元至-4.5亿元,当时应收账款问题已初露端倪。2025年半年报预告进一步显示,公司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2.6亿至2.9亿元,这一数字远超同期预计亏损额,意味着若剔除这部分损失,企业本可实现正向利润。

  从财务数据看,金域医学当前应收账款高达43.96亿元。在IVD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270天已成常态,这相当于企业全年销售额的70%以上被占用。

  对于金域医学而言,巨额资金的长期沉淀直接影响了现金流健康,不仅限制了研发投入与业务扩张,更在行业调整期放大了经营风险。公司将亏损原因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经济周期与行业政策导致短期业务承压;二是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引发收入不及预期。

  两方面因素均与应收账款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下,医院资金周转趋紧,自然延长回款周期;而客户结构优化过程中,新客户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旧客户的款项回收难度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占用。

  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常规医疗检测需求增速放缓,医院与患者对非必需检测项目的支出更趋谨慎,公司收入增长乏力,叠加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亏损成为必然。

  金域医学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IVD行业集体面临的挑战。

  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60家已披露业绩的IVD企业中,超七成营收同比下滑,超半数出现亏损或利润腰斩。龙头企业中,迈瑞医疗营收同比下降12.12%,净利润下降16.81%;迪安诊断净利润亏损0.21亿元,同比降幅达190.66%。这些企业的业绩下滑背后,几乎都能看到应收账款的影子。

  而IVD行业应收账款高企的另一原因,在于产业链话语权的失衡。医院作为下游核心客户,在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常通过延长回款周期转移资金压力。有IVD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270天已成常态,相当于全年销售额的70%以上被医院占用,这直接吞噬了企业研发投入能力。”

  政策调整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问题。DRG/DIP支付改革全面落地后,医院检验科控费趋严,不仅减少非必需检测项目,还对检测项目进行拆分,直接压缩了IVD企业的存量市场。

  同时,检验结果互认政策的推进降低了重复检测需求,市场规模收缩让企业间竞争更趋激烈,部分企业为维持合作不得不接受更宽松的付款条件,形成“回款周期延长—资金占用增加—利润被侵蚀”的恶性循环。

  2024年安徽省牵头27省IVD集采,涉及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检测试剂等大品种;2025年下半年28省集采将陆续落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集中采购,对于中标企业来说,有望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斩获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未中标的企业则需要通过激烈的竞争来争夺剩余市场。

  企业各寻出路

  疫情后的产能消化压力也让行业生态雪上加霜。疫情期间IVD市场需求暴增引发产能扩张,而需求退潮后,大量闲置产能需要消化。中小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陷入价格战,进一步恶化竞争环境。

  此前就有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医疗检测市场容量相比疫情之前减少了许多,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所有的公司都在投入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IVD企业纷纷探索突围路径。

  国产替代成为政策倾斜下的重要方向。以免疫诊断领域为例,进口品牌长期占据过半市场份额,但随着集采推进与关税调整,国产产品的性价比优势逐步显现。新产业、迈瑞医疗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在化学发光等细分领域持续扩大份额。

  其次,细分赛道的精耕细作已被证明有效。2025年一季度,新产业凭借高端发光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营收11.25亿元、同比增长10.12%;圣湘生物聚焦呼吸道检测与创新试剂,营收增长21.62%。这些企业的经验表明,通过差异化竞争建立核心优势,能提升客户黏性,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从而改善回款质量。

  出海拓展也能为企业打开新增长空间。迈瑞医疗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达44.75%,发展中国家贡献了其中的66.39%;新产业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7.67%,在化学发光领域实现突破。

  同时前述医药行业分析师也表示,AI正在重塑IVD行业格局,从提升诊断效率到驱动精准治疗,其价值已从实验室延伸至临床全流程。然而,技术落地需突破数据、合规与商业化瓶颈,未来竞争将聚焦多模态数据整合能力和垂直场景深度适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