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记者冯方)2025年前6月金融数据日前出炉。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环比大幅多增;6月份及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同比增加,社融增速延续高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接受专访时指出,在一揽子金融政策持续显效、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以及金融机构加力支持下,6月及上半年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特征。同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金融体系强化配合下,社融增量合理增长,社融增速延续高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6月人民币贷款环比大幅多增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6月单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环比多增1.62万亿元。
谈及6月新增信贷的亮眼表现,温彬表示,这源于多重因素:一是6月为传统信贷大月,银行贷款投放通常会季节性明显回升。二是一揽子金融政策持续显效,银行负债端压力有效缓解,有助于加大信贷投放能力,利率下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三是四家国有大行的5200亿元定增注资于6月落地,可有效补充其资本金,对月内及后续信贷投放形成较强支撑。四是6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产需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新出口订单环比上修,外部扰动减弱下企业经营景气度有所改善,也有利于融资需求修复。五是低基数效应下同比多增,去年同期监管治理资金空转、加强金融数据“挤水分”,去年6月新增贷款基数明显偏低。
温彬进一步表示,分部门看,6月对公信贷仍发挥“压舱石”作用,零售信贷季节性正增长,信贷结构优化。其中,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7万亿元,同比多增1400亿元,环比多增1.24万亿元。随着“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提速,制造业、基础设施业以及“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延续投放,化债置换的拖累逐步减轻,对公中长贷稳步增长。此外,对公短贷季节性放量,增长明显。
“零售方面,6月住户贷款增加5976亿元,同比增加267亿元,环比多增5436亿元,居民中长贷、居民短贷均实现同环比增长。居民中长贷方面,6月房地产市场总体延续企稳走势,重点城市新房及二手房销售环比均实现增长,不同城市、项目间交易景气度分化延续。综合考虑投放和早偿因素,新增贷款同环比改善。居民短贷方面,6月汽车、电影消费走强,出境游市场升温,叠加‘618’购物节消费场景带动,居民端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推动短期消费贷、信用卡贷款阶段性增长。”温彬说。
温彬指出,上半年信贷整体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特征,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信贷结构上,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以及“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5月末,绿色、科技、普惠、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2%、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社融增速延续高位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社融方面,6月末社融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前6个月社融累计增量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6月新增社融4.20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
“社融增量合理增长,金融体系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温彬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金融体系强化配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一季度净融资规模超过3.8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万亿元,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较多。二季度,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继续推进的同时,特别国债启动发行、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政府债净融资达到3.79万亿元,继续支撑社融增长。
总量方面,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3%,较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回升0.4个、2.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4.6%,较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回升2.3个、6.3个百分点。
对于M1增速显著上修并延续5月以来的上行态势,温彬认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化债进程持续推进,财政资金拨付落地和使用对相关企业活期存款形成一定支撑。1-6月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接近全年额度的90%,地方城投等相关企业账面资金情况不断修复。二是季末理财等表外产品资金季节性回流驰援存款,表现为非银存款与一般存款间跷跷板效应。三是去年二季度企业活期受整顿存款“手工补息”影响较大,低基数效应下,6月M1增速延续回升。
数据显示,M2增速也较上年同期明显回升,保持流动性充裕。温彬指出,一是政府债券靠前发行,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相应的货币派生增加。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较多,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6.01万亿元,同比多增3.19万亿元。二是信贷平稳增长,对货币派生也有支撑。三是上年同期整治资金空转的措施使得货币供应量基数较低。今年企业存款增长恢复,推动货币供应量增速回升。
展望下半年,温彬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仍需要一定时间,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支持稳信用进程。同时,下阶段,为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