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但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止跌回稳”的复杂筑底阶段,过程虽长,趋势未变。从同比视角看,70城新房及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均持续收窄,触底态势日益清晰。
房价环比仍下降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跌幅由5月的-0.2%扩大至-0.6%,连续第三个月下行。二手房市场同样寒意未消,价格环比跌幅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在-0.7%的深度区间。
细观新房数据,跌幅扩大主要源于一线城市的显著拖累。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0.4%,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3%、0.5%和0.6%。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李宇嘉分析称,这主要因为一线城市新规划设计的高品质产品凭借突出的综合性价比与质价比优势,对非新规项目形成强烈冲击。后者为求生存,不得不降价促销。
同时,新规产品供应量增加也带来了新问题。同质化竞争加剧,供应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开始出现优惠销售的迹象。此外,6月本就是传统销售淡季,而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在地方财政补贴等政策刺激下,多地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创下新高,部分需求属于提前释放。
二手房市场则延续了深度调整态势。6月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跌幅与上月持平,但一、二、三线城市跌幅均连续第三个月扩大。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0%、0.7%、0.7%和0.5%。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6%,降幅均扩大0.1个百分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新房市场新规优质产品持续分流需求,导致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显著上升,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另一方面,居民住房改善需求明显升温,换房意愿增强,市场上“急售”现象增多,业主降价动力加大,成为价格持续下跌的推手。
筑底进行时
尽管环比跌幅扩大,但市场底部特征正逐步显现。李宇嘉强调,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必然是一个过程,中间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这受到政策落地节奏、消费季节性波动、二手房挂牌量变化,以及居民收入和就业基本面等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
关键信号在于“量在价先”的规律正在应验。经历前期连续三年的深度回调,当前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的同比跌幅已收窄至个位数水平。销售量的触底企稳,预示着价格底部有望紧随其后形成。
从市场走势来看,下半年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但居民收入预期以及市场整体优质供给仍偏弱,同时重点城市中二手房对新房“替代效应”仍较明显,预计城市之间及项目之间分化行情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而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力。
政策方面,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7月以来,核心城市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如北京、广州、南京、大连等地从提高额度、优化提取、延长还款期限等方面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其中广州支持“商转公”,北京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同时,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时强调各地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要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下半年各级政府将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