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当前,中国-东盟工业合作已从简单的贸易往来,升级为多层次、宽领域、深层次的产业共同体,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引擎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7月15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奎在2025中国—东盟国际工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与东盟工业合作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协作格局及产供链深度融合的生态,2024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且制造业贸易占比超90%,广西凭借区位优势成为重要枢纽,在产业链布局、新兴领域及政策机制、平台建设上成效显著。
刘英奎表示,随着自贸区升级、全球产业链重构、数字与绿色转型、市场需求扩大、基础设施改善等机遇的到来,未来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将成为主导,绿色产业链突破,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升级,制度型开放促进一体化。
刘英奎建议从政策协调、产业链优化、数字与绿色合作、平台完善等方面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广西等省区作用,推动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常务会长廖斌表示,当前全球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破万亿美元,本次工业博览会的举办是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升级的关键举措,促进会将发挥优势全力支持。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陆海相邻的唯一省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枢纽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门户。对此,大荣(北京)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蕾表示,本次工业博览会以“数智融合、链通东盟”为主题,定于2025年11月22日至24日举办,旨在搭建工业出海与跨境合作平台,打造立足中国—东盟、辐射RCEP区域的国际工业盛会,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实践,更是深化产业协作的重要举措。
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诗军则表示,广西推出六大务实举措支持本次工业博览会的举办,一是相关政府部门将组织企业参展并举办相关活动;二是各行业商协会积极配合招商招展;三是依托东盟渠道、中国—东盟博览会资源及本地优势邀请各方企业参展互动;四是将发动龙头企业与全国同行对接合作,商机广阔;五是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有“组合式政策包”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投资、出海及落户,对博览会上的合作项目全程跟踪支持;六是属地服务优质。场地、交通、配套设施完善,能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