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时的科技签署采购协议,订单金额10亿美元。Autocraft采购350架E20 eVTOL。
这是截至目前中国最大的单笔eVTOL意向采购订单。据媒体报道,计划第一批订单将在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证之后交付。
据了解,Autocraft是阿联酋企业,一直在前沿科技进行投资布局,将与时的科技共同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多个区域的试点部署与商业化落地。
时的科技是一家专注于eVTOL研发的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E2O eVTOL,该eVTOL采用倾转旋翼与纯电驱动,可搭载5人实现200公里航程。
目前,该机型适航取证申请已被华东民航局受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预计2027年完成取证并量产投放市场。
而就在签约当天,时的科技团队与阿联酋民航总局代表,围绕E20 eVTOL的适航审定路径、运行管理规则及监管对接机制进行技术交流,为该机型在阿联酋市场的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年终特刊曾明确指出,2025年将是中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元年,多家主机厂有望收到确定订单。
事实上,也正如我们的预判,今年以来,各家主机厂相继宣布官宣收获订单。今年4月,时的科技就与中银金租签署协议,包含100架E20 eVTOL的采购订单。除此之外,沃兰特、峰飞航空、零重力飞机工业均相继对外宣布获得采购订单,这类订单动辄价值上亿元或是采购订单上百架。
不同型号的eVTOL定价不一,亿航智能的EH216-S在中国市场的官方指导价为239万元/架,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包含汽车和飞行体部分整体售价不超过200万元。此次Autocraft采购E20,按订单数和总价估算,单架E20售价或超过2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采购eVTOL订单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金融租赁机构又或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国资采购,由中东企业直接采购的模式还较为罕见,这当中不仅是中国企业与外资之间的商业往来,还涉及中东国家与中国适航互认等复杂问题。
目前较为成熟的金融租赁采购模式,其实是借鉴了民航采购大飞机的经验。单架eVTOL售价可达上千万元,直接采购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不小的成本支出,通过融资租赁模式,以“分期付款”形式引入飞机,能够有效缓解一次性购置压力。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为飞机制造商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还通过预付资金支持其研发和生产。
沃飞长空在拿下工银金租的120架采购订单之时,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便谈到,金融租赁公司在推动航空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低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金融租赁公司的支持和助力。
另外,多数金融租赁公司不仅提供资金,还参与到企业出海、市场产业链共建、行业人才培训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