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威胁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要求其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之后,国际社会都在观望俄美博弈大戏的后续。
15日,特朗普否认了《金融时报》有关美国总统鼓动乌总统泽连斯基用远程武器袭击莫斯科的报道,被俄方学者视为华盛顿不希望俄美关系急剧恶化的信号。
同日,俄罗斯官方、学界回应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俄外长拉夫罗夫称,希望了解特朗普声明的真实背景,他还引用俄罗斯谚语告诫西方:挖坑者必自陷。
特朗普否认鼓动乌攻打莫斯科
特朗普15日在白宫南草坪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乌克兰不应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作为打击目标。就美国是否会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特朗普回答说:“不,我们不会这么做。”
特朗普的最新表态,是对英国《金融时报》最近一则报道的否认。
该报此前披露,7月4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时,曾鼓动乌克兰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发动攻击。
按照报道的说法,特朗普前一天同普京通话“很糟糕”,第二天就拨通了泽连斯基的电话,并询问泽连斯基,如果美国提供相关武器,泽连斯基能否打到莫斯科、打到圣彼得堡。
泽连斯基赶忙回答:“绝对可以。只要你给我们武器,我们就能做到。”
据称,特朗普对泽连斯基表示支持,称该战略旨在“让俄罗斯人感受痛苦”,迫使克里姆林宫回到谈判桌前。
不过白宫发言人稍后否认这一说法,称《金融时报》断章取义。而今,特朗普也澄清立场,表示“不站在任何人一边”。
对此,俄罗斯联邦信息政策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普什科夫认为,特朗普要么压根没说过这样的话,要么就是说过但“赖掉”了。但无论如何,特朗普明显想释放信号:不希望与莫斯科关系急剧逆转。“客观地说,他最近的声明正在把局势推向紧张方向。”
俄罗斯政治分析人士杜达科夫表示,特朗普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不打算向乌方提供远程打击武器,表明他不想让事态恶化。此前美方是否会向乌克兰提供射程800公里的联合空面防区外导弹(JASSM)一度引发热议。
俄想了解特朗普动机
在特朗普下“最后通牒”之后,俄方反应多样,有的较为谨慎,有的风格强硬。
拉夫罗夫15日表示,“我们希望弄清这一声明的真实含义。50天期限。之前还有过24小时期限、100天期限。这些我们都经历过,我们确实想了解美国总统的动机何在。”
拉夫罗夫说,欧盟和北约领导人将不得不为试图将美国拖入“制裁陷阱”和武装乌克兰付出代价。
“我们有句谚语:挖坑者必自陷……”他说,“特朗普非常明确地表示,欧洲将为一切埋单。”在他看来,欧洲经济已经受到严重损害。
拉夫罗夫还表示,如果基辅方面给出第三轮谈判的时间,特朗普向俄提出的乌克兰冲突调解时限将不必是50天,30天就可以。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模式的潜力尚未耗尽。
同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特朗普总统的声明非常严肃。我们当然需要时间来分析华盛顿说了什么。”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的回应则比较强硬。他说,任何对俄方设置条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图均不可接受,如果外交途径行不通,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将继续。
《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基扬诺夫表示,特朗普策略的核心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噪音策略——最大限度地咆哮,给人以力量和果断的印象。随之而来的不是行动,而是简单口号的无休止重复。无论是承诺援乌,还是威胁征税,计划都缺乏细节,实用性也比较模糊。
“真正的信号是,特朗普仍在谈判。”卢基扬诺夫说,“他无法与普京达成协议,但他希望在不公开对抗的情况下向莫斯科施压,保留了选择的余地。”
卢基扬诺夫认为,特朗普仍希望以低成本和快速退出的方式对俄乌冲突进行短期、可控的介入,不愿真正卷入这场冲突。白宫和五角大楼均缺乏长期战略,“剩下的是惯性。目前,惯性比意图更强大。”
俄罗斯火箭炮兵科学院信息政策副院长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强调:“考虑到特朗普每周都在改变主意,他所谓50天后加征100%(关税)的声明,我很怀疑这是否会落地。特朗普的这一‘通牒’很可能纯粹是政治示威行动。”
美国对俄鹰派的顾虑
在美国国内,对俄鹰派人士看到特朗普对普京示强、发出“最后通牒”后,他们的反应是积极的。但一天以后,一种怀疑情绪悄然而生。
因为对俄鹰派们发现,俄罗斯人基本上对威胁不屑一顾,俄罗斯的市场也无动于衷(莫斯科股指周二上涨2.5%)。一些俄罗斯人甚至将50天期限视为在未来几周内尽可能采取军事行动的绿灯。
于是,美国各种声音开始质疑特朗普:为什么要拖延50天,为什么不在今天就通过由80多名参议员支持的对俄制裁法案?越来越多人担心,特朗普只是把问题推到以后解决,是毫无意义的“中场休息”。
15日,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共和党参议员的评论。
对特朗普“宽限”俄罗斯时间太久的担忧在欧洲也很突出。包括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内的官员赞扬了更强硬的立场,但认为时间框架很长。
周二,当被追问此事时,特朗普变得暴躁起来,指责记者应该去问美国前总统拜登“为何要把我们卷入这场战争”。评论认为,美国各界将拭目以待,看特朗普是否觉得有必要在解决俄乌冲突方面变得更快、更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