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23:38:50 股吧网页版
上海交大陈杰:年中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不寻常,多个“首次”藏深意
来源:新京报 作者:段文平

  时隔十年,中央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何十年后再次召开会议?选择年中召开有何考量?

  在7月15日举行的2025贝壳财经年会之“上海‘好房子’来了”闭门沙龙上,与会嘉宾上海交大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杰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除了规格极高,时间点放在年中,而不是像之前在年末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比较不同寻常。可能反映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做好城市工作顶层设计的迫切性,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将城市工作居于当前国家及各地各部门正在启动中的‘十五五’规划中的中心地位。”

  “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是第一次专门提到房地产,还专门提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是很不同寻常的。”陈杰说。

  谈及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陈杰表示,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稳定发展期,构成快速增长的城镇化、人口红利、房地产与基建供给缺口、国际循环广阔空间等动能消失,适应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传统发展模式与城乡治理体制机制都迫切需要根据新形势进行转换,前期快速推进期积累的很多问题也迫切需要加以治理,新阶段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新需求也要求发展模式与治理机制进行变革。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及国际经济循环格局也与十年前有很大不一样,倒逼内需重要性加快提升;AI和机器人为代表新质生产力等新动能不断成长,基层协商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日益精细化的新城市治理体系正在成熟,人民城市理念深入人心,也要求转换城市发展思路并以权威性来确认新型治理结构。

  陈杰说:“这次会议召开,是对十年来城镇化和城市工作丰富实践经验的及时升华提炼,将有力推动加快构建本土化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为世界各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明确“内涵式发展”,城市发展逻辑根本转向

  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相较于以往,本次会议有哪些新亮点?

  陈杰表示,首次引入现代化人民城市和人民城市理念等这10年来的重要理论成果,并明确人民城市理念对城市工作的全面全方位指导,重塑人与城市的关系,以“人民性”定位城市价值新坐标。

  陈杰强调,首次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工作主题,首次明确将“内涵式发展”明确为城市工作主线,首次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城市工作重要抓手。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逻辑的根本转向:不再追求通过扩张城市建成区和投资拉动来追求经济增长,而是通过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方式,提升城市发展效能、运行效率与居民生活质量。

  “这既是对快速增长期‘城市病’不断累积、城市多维运行风险不断积蓄、‘房地产-财政-基建’循环破裂等现实问题的回应,发展思路要做必要调整,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品质需求升级、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发展战略主动变革。”陈杰说。

  陈杰还着重指出,此次会议首次明确给出了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权威判断: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增效”。

  首次纳入创新、文明、美丽,升级至“六位一体”

  此外,此次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陈杰解读称,首次将城市目标体系从“三位一体”(宜居、韧性、智慧)升级到“六位一体”(新增创新、美丽、文明),体现城市发展从功能性向人本性、文化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全面升级。并将“创新”居于首位,既是对城市已经作为创新主要策源地的高度肯定,也蕴含当下对通过创新产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活力的高度期许。“美丽”紧接着创新和宜居,既内嵌品质提升、绿色转型、自然和谐等观念,也体现对精神满足的看重。“文明”的首次纳入,强调城市不仅是人口与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容器,文脉赓续的依托,更是价值观、文化认同与社会治理的载体,“家园感”和“共同体”成为城市的重要音符。

  此次会议还首次明确提出“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这都体现存量时代城市工作的特征。

  作为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为后续的城市建设工作带来哪些指导?

  陈杰说,在这个节点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不仅是对十年来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对中国城市特有发展规律的深刻提炼,更是为未来城市工作提供了战略方向与行动指南。一为中国“城镇化后半场”城市工作转型提供顶层设计和框架思路,二为强化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工作中的全局性引领提供制度支撑和目标具象,三为提供政治势能以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等城市复合目标,四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理念指引、战略定标和路径破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