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10:56:50 股吧网页版
从破产到年产百万辆?威马复产倒计时 宝能输血、政府背书、三阶段计划曝光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刘凯

  曾被誉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在经历了自燃风波、破产重整、拖欠薪资等一系列危机后,突然宣布重返赛道。

  7月14日,一份由新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下称“深圳翔飞”)发布的致供应商白皮书曝光,详细披露了威马汽车自今年9月起的复产规划及未来六年发展蓝图。

  根据文件内容,威马计划于今年9月恢复EX5和E5两款车型的生产,2025年确保产销1万辆,力争2万辆。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设定的长期目标,到2030年挑战年产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成为行业新标杆。这一计划被分为复兴、发展和跨越三个阶段,试图用六年时间完成从破产边缘到行业引领者的蜕变。

  宝能接手,三步走复兴计划出炉

  深圳翔飞作为威马汽车的新投资人,在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正式接管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威马四公司。记者通过股权穿透发现,深圳翔飞法定代表人同时担任宝能汽车子公司实际控制人,其关联方还持有宝能系企业股权;更关键的是,其主要股东深圳卓凯的实际控制人黄晶,在关联企业中涉及昆山宝能汽车等宝能系核心企业,进一步坐实了其与宝能系的紧密联系。

  威马的复产之路不仅得到新投资人的支持,更获得了温州市政府的强力助推。目前,地方政府及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专项协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协调本地供应商合作,为复产扫除障碍。政策层面,温州市正考虑提供复工复产补贴、产线技术改造支持、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补贴,并优先将新威马纳入本地公共采购范围,通过“政策+市场”的双重赋能,为新威马的起步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新威马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首先进入2025—2026年的复兴阶段,计划于2025年9月启动EX5/E5车型复产,确保年产销1万辆并力争突破2万辆;同时布局海外市场,在泰国建设KD(散件组装)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至2026年目标实现10万辆量产规模,预计收入近百亿元,并创造3000余个就业岗位,为后续发展奠定产能与市场基础。

  紧随其后的是2027—2028年的发展阶段,年销量目标将提升至25—40万辆,重点推动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通过AI技术全面赋能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运营,提升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同时启动IPO筹备工作,为资本化运作及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最终进入2029—2030年的跨越阶段,新威马将挑战年产100万辆目标,预计营收达1200亿元,并构建覆盖智慧出行的全生态圈,从单一汽车制造向综合出行服务延伸,力争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与模式新标杆。

  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从产能复苏到技术升级,再到生态扩张,系统勾勒出新威马从重整到跨越的发展路径。

  产品规划方面,新威马将同步布局纯电动与增程式双技术路线,未来5年计划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覆盖A00级至C级的轿车、SUV、MPV及跨界车等全品类。具体到2025年底,除保底生产1万辆EX5和E5车型外,还将新增A00级轿车和小型SUV,合计产量1万辆,通过产品多元化拓宽收入来源,为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综合来看,威马的复产不是偶然,而是‘产业资源+政府支持+战略清晰’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比如宝能系自身的资金压力是否会影响资源输入,海外市场的政策风险如何应对,但至少目前,威马已经拿到了‘重启比赛’的入场券。”

  多重困境下的复活挑战

  虽然威马汽车已传来复产消息,但其复兴之路仍布满荆棘,多重挑战横亘在前,从资金、品牌到市场,每一道关卡都考验着新管理层的应对能力。

  首当其冲的是新东家宝能系的财务困境。截至2025年6月,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姚振华个人被执行金额也超310亿元。在此背景下,宝能能否为威马注入所需资金成为关键疑问,威马重整主体债权总计超148亿元,另有超112亿元暂缓债权,业内估算仅完成交接和初步复产就需数十亿现金,若要真正重启,资金缺口可能超百亿。

  同时,品牌信任危机也是另一道难关。破产前,威马已因2020年多次自燃事故、2021年“锁电”风波引发车主集体投诉、2022年登上广东315晚会黑名单等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信心。破产期间,车主更面临维修无门、车机停更、App瘫痪等困境,北京一位用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之前车辆门把手坏了,长期找不到原厂配件维修,最后还是修理厂帮忙联系到拆车件才修好。真不敢想,要是遇到更大部件损坏的情况,这车还不知道要搁置到什么时候。”

  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目标的激进性同样不容忽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比亚迪年销量达400万级,吉利、长安、长城等也稳居100—200万规模,二三线品牌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威马最辉煌时年销量仅4.42万辆,却计划2027年实现60万辆、2030年达100万辆的销量目标。

  “威马的目标设定得非常大,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王坤指出,“即使是近期表现亮眼的小米汽车,三年投入100亿,首年销量也仅13万辆,且仍处于亏损状态。”

  面对挑战,新威马也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在国内市场推出老客户“以旧换新”计划,开发企业、政府机关、网约车平台等大客户定制车型,构建“销售店+交付/维修站+社区加盟店+股东生态伙伴”的混合渠道模式,目标实现100%销售网络覆盖;海外布局方面,计划2026年出口占比30%,依托“一带一路”聚焦东南亚、中东等市场,泰国KD工厂将成为本地化生产支点以降低成本;供应链端,承诺优先与现有供应商合作,推进成本优化计划;融资上,深圳翔飞正与温州金融机构对接,以股东优质资产增信,为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提供资金保障。

  9月复产时间点临近,将成为检验这场“复活计划”可行性的第一个试金石。然而,在宝能系资金链紧绷的背景下,多位威马前员工对复工持怀疑态度:“规划再雄心壮志,也只是纸上谈兵。”

  威马的命运,不仅关乎一个品牌的生死存亡,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资本、政策与市场力量交织下的复杂生态。当曾经倒下的玩家试图重返赛场,等待它的将是一场比创立之初更为残酷的生存考验。能否在资金困局、信任重建与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答案或许将在复产后的市场反馈中逐渐揭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