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
又有百亿基金经理突然宣布离任。
7月17日早间,安信基金公告,张翼飞因个人原因离任,并且已经在中基协办理了注销手续。他此前管理的产品由马君等人接任。
当日,安信基金发布了《张翼飞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张翼飞在文中表示,自己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将用一种在长期内风险友好型的、有积累性的、行稳致远的绝对收益投资方式为大家服务。
关于张翼飞下一站去到哪儿,目前尚未得知。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张翼飞加入安信基金,从固收研究员起步,2014年开始管理货币基金,2015年5月起开始担任安信稳健增值基金的基金经理,截至离任前,张翼飞担任安信基金首席投资官(混合资产CIO),在管的8只产品总规模达到了321.92亿元。
张翼飞是安信基金“固收+”的一块金字招牌,他的代表作是安信稳健增值,自2015年5月25日任职至今已经超过了10年,任职期间回报率为82.46%。
从管理规模来看,张翼飞的在管规模占到了公司公募产品总规模的32.51%。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安信基金在管公募资金规模为990.11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为430.46亿元,混合型基金为414.89亿元,股票型基金为55.65亿元。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的队伍加速迭代变更。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共有148家公募发生了基金经理变更,其中有86位基金经理离任,148位基金经理被新聘任。
招商基金共有4位基金经理离任,南方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嘉实基金、兴银基金均有3位基金经理离任。工银瑞信、华夏基金、银华基金的新聘基金经理数量分别为8位、7位、6位。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基金经理的离职,既受到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与基金经理从业压力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经理队伍也在持续扩容,表明公募基金行业依然吸引着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离任之外,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频繁增聘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年内有722只公募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包括葛兰、冯波、刘格菘等管理的产品均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7月4日,中欧基金公告称,中欧医疗健康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这是葛兰在管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产品,截至一季度末的最新规模为311.79亿元。6月下旬,百亿基金经理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易方达研究精选公告称,分别增聘郭杰、何崇恺、彭珂为共管基金经理。而在此之前,鲍无可、刘格菘等明星基金经理在管产品也陆续宣布增聘。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先后有周海栋、王鹏、曹名长、鲍无可均上演“先增聘再离职”。
“增聘一定是离任前兆”?有公募市场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随着“明星基金经理效应”的逐渐弱化,“双管一”、“多管一”的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渐成常态,公募行业正加速向“团队平台化”转型。
“当公募行业从重规模到重业绩转型,投研团队的‘老带新’将成为常态。”某公募副总经理、资深评论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提出,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当前公募基金经理总人数已突破4000人,达到4052人。其中,基金经理任职时间不超过3年的有1542人,数量已经超过全行业的三分之一;而上岗未满1年的“新生代”有534人。年轻基金经理合计占比已过半。
从业绩来看,“新生代”基金经理的表现可圈可点。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名靠前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其基金经理梁福睿的任职年限不足一年。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的两位基金经理储可凡和单林的任职年限均不足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