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内AI大模型领域再迎资本重磅动作:“AI六小虎”之一的MiniMax(上海稀宇极智科技有限公司)新一轮B轮融资已接近收官,融资规模近3亿美元,投后估值突破40亿美元(约288亿元人民币)。
这是继2024年3月阿里巴巴(BABA/09988,以下简称“阿里”)领投6亿美元后,MiniMax近两年的第二次大额融资;也是DeepSeek开源出圈后,大模型行业深度洗牌,行业头部少有的大额融资进展。目前,MiniMax累计融资额已超10亿美元。
6月,据彭博社披露,MiniMax正筹备赴港上市;而近期据“每经”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称,其正推进A股上市计划。
国资与产业资本联手押注
公开报道显示,此次融资出资方既包括一部分上市公司,也有交叉基金和上海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以下简称“上海国资”)。6月,上海国资旗下孚腾资本曾在其公众号上宣传MiniMax开源模型M1的技术突破,凸显政府对硬科技企业的倾斜支持。
MiniMax创立于2021年11月,创始人是此前商汤(00020)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兼智慧城市事业群CTO闫俊杰。
商汤出走的闫俊杰天生带有话题度。商汤2021年12月港股上市敲钟前夕,闫俊杰离职创业。这种时点选择被早期投资人解读为“对AGI(通用人工智能)有信仰”的体现。他避开老东家商汤主打的To B重资产模式,选择C端产品矩阵与轻资产技术路线。
这种技术激进主义贯穿MiniMax的发展全程。闫俊杰曾向《中国企业家》坦言:“如果技术不够好,可能就应该被淘汰。”
2023年,行业普遍押注Dense Model(稠密模型)时,MiniMax押注资源投入MoE(混合专家系统)模型研发,并在2024年初推出国内第一个MoE大模型;2025年1月,MiniMax率先开源自研的Lightning Attention(闪电注意力)技术,为后续M1模型的低成本长文本处理奠定基础。
MiniMax最终收获的,是产业资本对于其技术和商业化路径的认可。
2022年的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中,除了诸多风投和私募外,游戏巨头之一的米哈游也看上了MiniMax;2023年6月的A轮融资中,腾讯(00700)投了超2.5亿美元;2024年3月的A轮融资中,阿里领投6亿美元,顶级资本红杉中国等跟投,MiniMax彼时估值已达25亿美元。
这样的融资节奏也折射出行业竞争白热化。
从估值25亿美元,再到本次估值跃升至40亿美元,MiniMax在一年多内估值增幅达60%,增速领跑“AI六小虎”阵营。横向对比来看,“六小虎”中仅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以超60亿美元的估值与之并驾齐驱,两者共同拉开与其他玩家的身位差距。
随着估值攀升,MiniMax上市议程也进入实操阶段。而中外传媒曝出的“A+H”策略与智谱形成呼应,后者4月启动A股辅导备案后,近期亦传出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的风声。
A+H策略旨在平衡风险与收益,港股流动性与国际化契合新经济企业融资及全球化布局需求,但A股估值更具吸引力。尤其MiniMax、智谱均获国资注资,符合境内政策导向。
从海外爆款到企业级工具
尽管闫俊杰曾于2024年下半年公开宣称“MiniMax当前首要目标既不是增长,也并非收入,而是加速技术迭代”,但MiniMax的商业化探索实则多点开花。
在C端市场,其AI情感社交应用Talkie在海外爆火,2024年前8个月累计下载量超越竞品Character AI,让MiniMax 2024年营收预计超7000万美元。后因政策调整,Talkie 2024年12月虽于海外下架,却验证了情感交互型AI的变现潜力。截至2024年底,Talkie加上国内版星野总日活约300万,远超字节跳动旗下同类产品猫箱的30万-40万。
不止于此,截至2025年5月,MiniMax旗下AI视频生成工具Hailuo(海螺)AI全球月活突破1500万,成为仅次于快手(01024)可灵的创作者平台。
B端布局上,MiniMax押注Agent(智能体)技术突破。其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已能自动拆解复杂任务,例如分析财报时,可自主完成数据收集、同行对比、趋势研判等全流程。
6月技术发布周期间,MiniMax自主研发的M1系列模型、全新视频生成大模型Hailuo 02、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视频创作智能体Hailuo Video Agent等新产品,陆续亮相,口碑不俗。
其开源的推理模型M1突破性地支持100万上下文输入与8万Token输出,通过闪电注意力机制将算力效率提升至“友商”DeepSeek R1的4倍;Hailuo 02凭借原生1080P画质与高保真物理模拟能力,助力用户自发生成的创意内容形成裂变传播,在社交平台上持续破圈为海螺带来流量,也验证了多模态技术落地的可行性。
“第一次感觉到大山不是不能翻越。”闫俊杰在6月技术发布会后称。这之后一段时间,一个个由MiniMax视频模型Hailuo 02生成的“猫咪跳水”视频席卷全球社交媒体。凭借精准还原动物起跳时跳板震动幅度、水花物理效果等细节,Hailuo 02被视为AI视频生成领域的标志性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MiniMax始终将多模态作为底层架构核心。与多数公司先聚焦语言模型再拓展多模态的路径不同,其语音、视觉、文本等能力同步研发,这种技术独特性成为吸引资本的关键筹码。
而7月16日最新发布的MiniMax Agent全栈开发功能,更集成Supabase后端托管、Stripe支付等企业级功能,为金融、制造等场景提供标准化入口。
“六小虎”幸存者之争
目前大模型行业正经历洗牌“生死劫”。
DeepSeek在年初的强势崛起,使“六小虎”倍感紧迫。字母榜消息称,除MiniMax和智谱外,“六小虎”中另有3家正加速筹备上市。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依托生态优势形成降维打击。例如,阿里宣布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其通义大模型已深度嵌入淘宝商品推荐系统及医疗健康场景,全球开源下载量居前。
资本向头部集中,也加速了“AI六小虎”阵营分化。目前,仅MiniMax、智谱、月之暗面、阶跃星辰四家仍在坚守通用基座模型研发。其中,月之暗面7月11日开源万亿参数模型Kimi K2;阶跃星辰近期则联合OPPO、吉利(00175)及智元机器人等企业探索智能终端Agent落地。而零一万物转向中规模性价比模型、百川智能聚焦医疗垂类的选择,凸显部分玩家对高成本基座模型的战略放弃。
国际对比更凸显追赶压力。美国OpenAI估值站上3000亿美元,超过阿里;Anthropic以615亿美元估值启动股票回购,中国“AI 六小虎”中的头部——智谱估值也才堪堪达到其1/10。
虽然规模相差悬殊,但“AI 六小虎”前景仍被看好。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公开表示,中国开发者正推动AI快速创新,他提到的11家中企中就有MiniMax的名字,他称DeepSeek、MiniMax、百度(09888)、阿里的开源大模型“让每个国家和行业都有机会加入AI革命”。
但冲刺IPO的MiniMax仍面临诸多关键考验。
技术层面,闫俊杰直言“用户增长≠模型智能提升”,需持续吸纳顶尖研发人才对抗算力与数据瓶颈;商业层面,视频生成、社交应用等同质化竞争加剧,免费模式挤压利润空间,需快速建立B端付费生态;体验层面,Agent被视为下一代超级入口,但需攻克工具互联、支付授权等体验断点。
而看看Meta(META)在CEO扎克伯格驱动下如何“残暴”地攫纳AI行业精英,就可知当下头部大模型竞争对资金和人才的需求到底有多“饥渴”。如智谱和MiniMax被传的“A+H”双线布局能够成功,国内AI大模型企业的头部“收敛”大概率也将再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