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17日电(记者丁雅雯)平台经济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杨东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关键在于能否通过科学的规则设计,构建多方主体“价值共生”的生态体系。他强调,部分平台依赖优势地位强制商家降价的模式,易引发损害行业健康、挤压中小经营者生存空间的“内卷式”竞争。
杨东指出,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亟需转向以“价值共生”为目标的新范式。他以淘宝闪购为例,阐释了构建新型价值分配机制的“平台-数据-算法”三元协同理论框架:一是,平台主动承担生态责任,如通过合理让利等方式启动价值共享。二是,基于数据洞察,确保补贴资源精准触达真实需求和潜力领域,提升配置效率。三是,通过算法创新,保障补贴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防止资源错配或向头部过度集中。
杨东特别强调了算法技术创新在避免“内卷”、实现价值共生中的关键作用。他同样以淘宝闪购为例说明:一是,通过供应链调度算法的优化,将履约效率提升转化为用户体验升级,而非成本压榨;二是,通过补贴分配算法创新,既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低效补贴,又防止了补贴向头部商家过度倾斜。相关数据显示,该模式有助于促进不同规模商家的共同增长。
“算法不应仅是追求流量和效率的工具,更应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公平普惠的原则,避免‘技术异化’。”杨东表示,成功的实践表明,算法创新能够成为提升效率、激活增量需求,并惠及多方的关键力量,这区别于单纯价格战的“内卷”逻辑。
结合其长期研究的“平台-数据-算法”理论框架,杨东表示,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已非单一要素的堆砌,而在于平台生态的和谐共建、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与算法技术的创新应用三者的有机融合。他呼吁,平台企业应超越短期流量思维,将社会责任内嵌于规则与算法设计之中,通过构建公平、高效、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与分配体系,真正赋能生态伙伴、满足用户需求,共同驱动平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