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21:49:03 股吧网页版
突然爆雷!美国关税政策正冲击欧洲与日本汽车市场
来源:券商中国

  美国关税政策正冲击欧洲与日本汽车市场。

  据沃尔沃汽车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录得10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亿元)的经营亏损。这是该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7月17日,沃尔沃汽车股价一度涨10%,随后大幅跳水,截至发稿,跌幅超2%。

  有分析指出,沃尔沃业绩爆雷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和高昂的重组成本,这或许是欧洲与日本汽车行业面临挑战的风向标。当前日本汽车行业也正在承受着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重大冲击。

  7月17日,日本财务省发布的6月份贸易统计速报显示,6月份包括轿车、巴士和卡车在内的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暴跌26.7%,跌幅较5月份的24.7%进一步扩大。

  突然爆雷

  7月17日,瑞典汽车制造巨头沃尔沃汽车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录得10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亿元)的经营亏损。这一数字远逊于市场预期,据S&P Capital IQ汇编的分析师预测,市场普遍预计该公司将实现23亿瑞典克朗的利润。

  2025年第二季度,沃尔沃汽车实现收入935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8%,主要由于在欧洲等市场的零售销量下滑。

  沃尔沃汽车遭遇重大亏损的直接原因是高达114亿瑞典克朗的一次性费用。沃尔沃此前预警,由于美国对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公司无法在美国市场销售利润丰厚的新款ES90车型,从而产生了这笔费用。

  若剔除一次性费用后,沃尔沃汽车今年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为29亿瑞典克朗,虽然较2024年同期的80亿克朗大幅下滑,但仍小幅优于市场预期。

  受此影响,7月17日,沃尔沃汽车股价一度飙升10%,但随后股价大幅跳水,股价由涨转跌,截至发稿,跌幅超2%。

  沃尔沃被广泛认为是受美国关税影响最严重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之一。

  据悉,沃尔沃已开始将轿车和旅行车从其美国产品线中撤出,部分原因是市场兴趣减弱,同时也受到关税的直接影响。

  沃尔沃首席执行官哈坎·塞缪尔森强调,公司“绝对不会”退出已深耕70年的美国市场,但关税正迫使其对产品和生产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作为应对,沃尔沃宣布了一项关键举措:计划从2026年底开始,在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生产公司最畅销的XC60 SUV车型。此举旨在通过本地化生产来规避高额进口关税,直接回应当前的贸易挑战。

  有分析指出,沃尔沃的业绩爆雷是欧洲与日本汽车行业面临挑战的风向标。分析师预计,由于特朗普关税的连锁反应,汽车行业将迎来一个充满挑战的财报季。

  塞缪尔森表示,宏观经济环境、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都给市场需求带来了压力。所有这些因素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持续的销量和盈利压力。

  为应对日益恶化的商业环境,沃尔沃已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000人以节约成本,积极展开自救。

  日本汽车出口暴跌

  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汽车制造业也正在遭受贸易紧张局势的剧烈冲击。

  7月17日,日本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国6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0.5%,大幅低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增长0.5%。其中,日本对美出口的疲软尤为突出,同比大幅下滑11.4%,降幅超过5月的11%,对美汽车出口额更是同比暴跌26.7%。

  凯投宏观亚太区主管Marcel Thieliant指出,日本对美出口下降11.4%,是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大降幅。

  作为日本对美出口的基石,汽车行业正承受着贸易摩擦带来的最直接冲击。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总出货量的28.3%。

  然而,日本贸易省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包括轿车、巴士和卡车在内的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暴跌26.7%,跌幅较5月份的24.7%进一步扩大。

  但从数量来看,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数量则增长了3.4%。这意味着,日本各大汽车制造商自行吸收了加征关税的成本,为了应对美国国内的价格上涨,主动降低了出口汽车的价格。

  有分析认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约占日本对美出口额的三分之一,美国对进口汽车产品加征25%关税对日本出口影响巨大。日本汽车厂商为了缓解关税的影响而降低价格或优先出口低价车型的趋势仍在持续。

  目前,美国与日本的贸易谈判依然举步维艰,汽车是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此前表示:“(美国)对汽车及其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给日本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日常损失。坦率地说,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汽车是日本的核心产业,因此,除非日本和美国就该领域达成协议,否则我认为不可能达成一份完整的协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