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7日下午,欧洲统计局公布欧元区6月CPI终值数据:欧元区6月CPI同比上升2%,较前值1.9%略有反弹,符合市场预期,且达到了欧洲央行目标通胀率(2%);核心CPI同比上升2.4%,符合市场预期,与前值保持一致。
进入2025年以来,欧元区整体通胀率震荡回落,3月至今,其月度CPI同比增幅在1.9%到2.2%之间维持弱势震荡,为欧洲央行持续降息提供支撑。
在上个月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开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息,将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以及边际贷款利率分别降至2.00%、2.15%、2.40%,三大关键利率今年以来累计降息幅度均达到100个基点。
对欧洲央行而言,面对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持续降息旨在进一步提振欧元区经济增长活力。但相较于今年以来仅降息2次、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英国央行,和2025年至今尚未开启降息的美联储,欧洲央行的降息幅度相对较大,使其内部就是否进一步降息的分歧加剧。
——鸽派官员强调,若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导致通胀过度下行,欧洲央行应进一步下调利率;鹰派官员则认为,通胀放缓进程基本符合预期,且经济在不确定性中展现出韧性。
7月9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阿希姆·纳格尔呼吁,欧洲央行在下一步利率行动上应保持谨慎,这一表态引发了市场对欧元区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广泛关注。当前已有市场机构押注,欧洲央行或在北京时间下周四(7月24日)的议息会议上维持现有利率不变,下次降息或推迟至9月。
在上个月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对通胀前景作出研判:欧元区2025年CPI同比增幅预计为2%,2026年、2027年分别为1.6%、2%。欧洲央行表示,要确保通胀率稳定在2%,同时重申将继续采取数据依赖和逐次会议决策的方式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未对特定利率路径作出预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