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证流程到规范经营,培训讲得明明白白,我们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了。”近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2025年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培训班上,一位参训的种子企业负责人道出了130余名参训人员的心声。
这场培训既是广州市精准服务种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今年以来,围绕“筑牢种业安全防线”核心目标,广州市将种业管理与营商环境优化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多维监管体系、深化科技赋能抽检、搭建政企沟通服务桥梁,既守住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底线,更以规范透明的监管、高效便捷的服务,为种子企业纾困解难,推动“穗字种业”振兴行动与广州营商环境升级同频共振。
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广州市严格贯彻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决策部署,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起“线上+线下”多维监管体系,提前谋划全年种子监管工作,精准把握农时与售种、用种关键节点,开展冬春季企业检查和夏秋季市场巡查,重点打击无证经营、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主动出击摸排电商平台种子销售主体,建立网络销售种子监管名录,全方位净化种子市场环境,为种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对种业而言,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广州市以大数据作支撑,依据种子销售布局和企业产品临时抽检风险等级,制定科学抽样计划,上半年抽检水稻、玉米、蔬菜等重点品种样品80多批次,开展种子播种质量(净度、水分、发芽率)、品种纯度、转基因成分检测。
此外,广州针对水稻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还借助基因鉴别技术比对品种“分子身份证”,精准打击“仿冒套”问题,让假种子无处遁形,让合规经营的企业吃下“定心丸”,为种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质量基石。
参训企业普遍反映,培训不仅明晰了规范经营的路径,更感受到政府部门“服务型监管”的温度。在优化服务上,广州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通过培训解读许可证办理政策、审批流程及报表审核要点,用“专题授课+互动答疑”的方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南方财经记者获悉,下一步广州将持续深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机制,在优化行政许可、加强行业指导、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等方面下更实功夫,让种业安全防线更牢固、营商环境更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