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华银行发布的《大华银行企业展望调查报告2025(中国内地篇)》指出,尽管成本压力、用工难题及地缘政治风险持续让中国企业发展承压,但企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积极升级重构供应链,并以长期为导向地推进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针对美国4月初宣布的大规模“对等关税”,大华银行对部分企业家做了调研。结果显示,关税政策对包括中国在内各调研市场企业的商业信心和市场预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超过70%的国内受访企业表示早已采取措施,包括以数字化降本增效、更加注重本地化和多元化,以及持续深化供应链韧性建设,将美国关税政策波动的影响降至最低。
推进供应链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是中国企业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手段。调查结果显示,1/3的企业表示已实现供应商来源的多元化。供应链出海,实现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也是不少企业的必选项。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进程也明显加快,其中,企业对存货管理的数字化应用的需求最为看重(45%),1/3的受访企业已使用数字化平台获得存货信息或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寻找原材料和供应商。其次,企业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应用也从35%上升至42%。
同时,受访企业表示,为了削弱关税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也切实需要一些支持措施,特别是财政支持(95%)、贸易和供应链支持(75%)以及针对不同市场环境的咨询和培训(41%)。 44%的受访企业也认同与主要市场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将更加有助其应对关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90%的国内受访企业已实施数字化方案,数字化应用正持续深化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中型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67%)、自动化(52%)、云计算(52%)及生成式AI(41%)等前沿技术。尽管54%的企业认为实施数字化成本较高,但近八成企业依然计划在今年增加10%以上的数字化投入。
大华银行中国批发银行部主管、企业银行部主管兼北京分行行长辛韬表示,该行企业数字银行平台和行业洞察助力客户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并开拓新增长点。
辛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华银行坚持做好生态圈融资、供应链融资,不仅向核心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还融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针对整个生态圈,提供一揽子方案,此外,开展各类中间业务以及投资业务等。
辛韬还告诉记者,相对于中国境内,东盟市场融资利率更高,因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国内融资,在海外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