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时间“再造”一个长三角!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一场重磅的新闻发布会,既是对“十四五”规划的一份详细总结和梳理,也是这五年来国家晒出来的一份亮眼成绩单。您要想了解过去五年中国干成了什么,干好了什么,未来五年的方向是什么,就一定要仔细关注了!要说这五年,咱可没闲着,经济底盘更稳了,办事效率更高了,老百姓的实惠也更多了。总结起来就是三大感受:国家更强了,办事更快了,生活更好了!
首先是,“国家更强了”——这几年里经济增长总量超3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那么大的经济体量!“十四五”期间,前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5.5%,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步子走得更稳当,更踏实,增长水平仍然远超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经受过疫情冲击、产业升级、有效需求不足、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当前的经济增长,增速和质量同等重要,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仍能保持5%左右的增速,可见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战略的巨大潜力。中国速度,关键时刻真靠得住!
这五年来,中国创新可谓是“火力全开”,国家在科研上可是下了血本!研发经费投入比五年前涨了近一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8%,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中国还有全球最大的科研队伍,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全球顶尖的创新集群,有26个在中国。软环境+硬实力,是科技创新的中国经验!
第二是,“办事更快了”。过去五年,做生意、搞创新,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真是越来越给力!民企数量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过去砸人、砸钱、砸地、搞税收补贴和优惠的旧模式已经被淘汰。现在的经济增长,靠的是良好的制度和高效、稳定的营商环境。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起来,类似以前一些行业“地头蛇”和价格战“血拼”都将得到整治。同时,中国的开放大门再大开,对外资也更开放了,制造业外资限制全部取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一大堆缩减到只剩29项。
第三是,“生活更好了”。经济增长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民生实惠。“十四五”期间,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老百姓看病、上学、养老更有保障,这就是最实在的获得感。今年1月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灾后30分钟中心区域开始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当晚受灾群众就住进了防灾帐篷、吃上了热饭热菜,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强大的国家组织和动员能力是人民背后的最大依靠。
展望“十五五”,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继续增加,未来的国家治理,目标就是“善治”—— 政府管得高效,市场充满活力,社会积极有序,大家一起出力,共同受益。中国式现代化并没有那么复杂,人人有责,人人受益,就是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