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餐饮外卖市场风云再起,几大平台纷纷祭出“0元购”“满减神券”“小龙虾狂欢”等补贴大招,激烈交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此,深圳市烹饪协会于近日发出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无独有偶,前不久,贵州遵义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也曾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外卖平台的“内卷”已演变为一场惨烈的消耗战。头部平台通过“满减风暴”“免配费”等补贴手段争夺市场份额,表面看是让利消费者,实则已形成恶性循环。
深圳市烹饪协会在倡议书中坦言,当前这种“内卷式”竞争已引发餐饮行业系统性风险,形成了平台、商户、消费者多方受损的“多输”困局:对餐饮商户而言,过度依赖补贴导致经营成本隐性上升、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长期难以维系良性运营;对平台自身而言,持续大规模补贴背离商业本质,不利于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对消费者而言,短期低价红利背后可能伴随着服务质量下降、食品安全风险增加等问题,最终损害长远利益。
不能不说,由于是重要的参与一方,行业协会的这种观察甚为透彻。
问题是,尽管各方都注意到了内卷式竞争的恶果,却不能不参与,而且似乎暂时也停不下来。
在餐饮企业经营这里,参与会破价亏损,但不参与吧,则无流量。
外卖平台是这轮价格战的始作俑者。7月16日晚间,一家平台相关负责人公开回应“外卖大战”时表示,外卖大战带来很多泡沫,他们不愿参与内卷,最后还是被卷入,参战是为了生存。
本轮价格战中,某个平台是否属于被动卷入可能见仁见智,但高管所谓“不愿参与内卷”的表态,应该还是有几分真实性。毕竟没有几个企业的高管愿意看到自己公司的利润下降和股价下跌。
知道恶性竞争的后果,内心不愿卷,行动上却又不能不跟着卷,这是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
所有参与者明知恶性竞争的不可持续性,却仍深陷其中,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估值高度依赖用户增速,当行业渗透率触及天花板后,平台只能通过补贴维持增长幻觉。
另一方面,平台算法天然倾向低价商品。商户不参与促销就会失去曝光,形成“补贴-流量-更大补贴”的恶性循环。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现在如果不参加补贴活动,平台上的店铺排名就会直接掉出前五页。这种技术异化使得市场竞争脱离了正常轨道。
另外,尽管价格大战的参与方几乎都在公开场合里表示不愿内卷,但这不代表个别企业自恃财力雄厚,藏有自己的“小九九”。在他们看来,内卷虽然后果严重,但如果能够让竞争对手先倒下,自己付出一定代价却能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未必不是一种“惨胜”。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鉴于外卖市场的恶性价格战已经对市场经营秩序和行业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当下显然是监管部门出手的时候了。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据此,针对这场愈演愈烈的外卖价格大战,监管部门有必要立即介入果断叫停,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指导性意见,避免下一场内卷式竞争再度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