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张佳琳)当前,积极配置A股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表现亮眼。7月17日,记者查询多家银行手机APP发现,工银理财等理财公司旗下的部分理财产品近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达到6%左右。而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含权的“固收+”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均为PR3(中风险)。
以工银理财的“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近3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17.17%,该产品为混合型产品,产品说明书显示股票和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达40%;“智合多资产FOF90天持盈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近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6.97%,产品说明书显示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最高可达20%;“恒睿睿鑫90天持盈90天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近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5.84%,产品说明书显示股票和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达30%。
记者发现,上述产品的业绩走势与上证指数走势高度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含权理财产品近一个月或三个月的收益较为亮眼,但若拉长到一年或者更长周期来看,这些产品的波动显著高于纯固收类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要想真正实现高收益需要具备一定的投资定力和择时能力。有银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当前各期限银行存款利率已降至1%附近,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有明显下降,部分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已开始尝试投资含权的理财产品,近期一些长期业绩表现良好的含权理财产品出现了资金持续流入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今年股市震荡上行、债市高频震荡,股债跷跷板效应比较明显,投资者配置一定比例的含权理财产品,客观上可以在获取稳健收益的基础上,有效增强收益的弹性。从银行理财公司的角度看,一方面,国家鼓励银行理财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公司持续提升自身的权益投资能力,特别是在多资产、多策略赛道上充分发挥优势,积极通过打新、定增、红利、REITs等多种方式提升投资收益。比如工银理财率先推出“固收+港股IPO”策略产品,上半年已成功参与宁德时代、三花智控、IFBH等港股IPO项目,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底仓+超额打新”的良好收益。
专家表示,下半年在资产荒背景下含权“固收+”理财产品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有望成为理财规模的增长点。但投资者也应注意,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会随着底层资产价格变动,“固收+”产品普遍呈现高波动高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周期等因素理性审慎选择匹配的产品,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前提下获取合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