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7 23:48:11 股吧网页版
这场对话藏着万亿市场(全文)!黄仁勋与王坚预言物理AI浪潮
来源:新京报 作者:罗亦丹 韦博雅

  7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重新穿上了他标志性的“皮衣”,和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上进行了一场“围炉谈话”。

  黄仁勋赞扬了DeepSeek、Kimi等中国大模型,并提到了开源对于中国AI领域和世界AI领域的发展都有贡献。在他看来,过去12年间AI每隔四到五年就产生了一次大变革,在视觉、语言等领域逐渐超过了人为能力,而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即AI的所有能力都能够融入物理世界,其表现形式就包括机器人。

  在对话中,黄仁勋还谈到了英伟达最先进的CPO(硅光子技术)方案,他认为这一科技还有五到十年的研发进程,并且他已经在规划十年之后的框架,“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成就要达成,你和我接下来二十年还要辛勤工作呢。”他对王坚说。

  最后,黄仁勋表现出了他对AI时代年轻人的羡慕,“现在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可以和AI接触,人工智能好像你的伙伴一样,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给你提供建议,教导你,终生都陪伴你。在我小的时候没有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AI是这一代人非常重要的机会,AI会决定我们下一个世纪的发展方向”。

  7月17日,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对话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以下为黄仁勋、王坚对话全文(记者整理,有删改):

  黄仁勋:早上好大家。

  王坚:欢迎来到链博会,很高兴我们能够再次相见。

  黄仁勋: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你还记得是几年吗?我感觉好久之前了。

  王坚:2012年或2013年,差不多十年前。我很高兴,当时我们在中关村见面,你对你公司的技术侃侃而谈,感谢你投入时间向我们分享你的公司,我当时觉得一家公司的创始人非常重要,我能看到你的激情,你热爱你的工作,那时我们在谈计算机的处理系统,以及移动设备。

  黄仁勋:那是2012年,你刚刚可能看到我们的视频,我来中国讨论CUDA,那是2017年,时光飞逝,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很高兴再见到你。

  王坚:我也是,上次在洛杉矶真是很久之前了,你发明了GPU图片处理器,改变了整个领域,现在又引进了AI,一路走来取得了很多不凡的成就。所以我的问题围绕科技,AI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AI、AI算力,你觉得AI领域在基础层面,在过去几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黄仁勋:一个很好的问题,第一,AI是处理软件的一种方式,以及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原则,以前是人为编写代码,是去预测结果,现在我们用算法去学习如何能够预测成果,我们从现有的数据中来学习,用计算机来学习预测的能力,其实是能够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普及的,我们用机器学习了很久,但2012年出现了一个技术大爆炸,那时深度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比科学家们还要厉害。

  从2012年到2017年,我们都见证了计算机视觉有多有效,甚至超过了人为的能力,语音识别也非常有效,也超过了人为的能力,之后就是语言的理解,同样超过了人为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了每一个技术的迭代,不同模式,这是我们的认知人工智能。

  后来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们现在能够从一个模式翻译成另外一种模式,比方说从中文到英文的翻译,从图形到图形的翻译,从中文到视频的翻译,这个翻译是无所不在的。不仅仅只限于语言,还有不同的媒介,生成式AI其实七年前才问世,现在势头非常强劲,AI能够理解信息,并且能够生成信息,现在我们所在的阶段非常不可思议——推理非常的有效,因为AI能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就像人类一样,它可以把一个问题进行分解,并且解决我们之前没有遇过的问题,这就是推理AI。

  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所有的能力都能够融入我们的物理世界,比方说机器人。AI在大概12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似乎每四到五年就有一次大变革、大突破。现在AI能够解决大部分的认知性的任务,取得比较好的成果,这就是生成式智能。每个人都在讲人工智能、超级智能,就像刚开始我们的目标是有效性要超过人类的智慧,现在在解决问题方面我们很快就能够超过人为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王坚:今年开源的模型也改变了AI技术。

  黄仁勋:王先生,你觉得哪一个技术变革让你最兴奋呢?

  王坚:我觉得最让我兴奋的其实是算力,我觉得算力是一切的基础架构,我们提到AI其实讲的是算力,算力改变了一切,AI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成果,20年前我们讲到计算机,但很少人会提到算力,与其说计算机在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是算力在改变世界,而AI是将算力带到了新境界,所以非常了不起,就算我们在训练这些模型的时候,我们也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

  黄仁勋:第一个十年我们讲的是预训练,我们收集了很多的数据,甚至用AI来准备一些数据做预训练,后来我们做人工强化的训练,会加入人的反馈,人来教AI做事,或者人类和AI协同做事,现在AI是自己思考,自己实践,做强化学习,有很多的数据的生成,它能够自己做任务,自己推理,我们看到这背后其实需要巨大的算力来支撑。

  王坚:对我来说人工智能并不仅仅是模拟人的智慧,其实是增强人的智慧,甚至是超过人的智慧。

  黄仁勋:对我来说AI是来激发人的创造力,来增加我们的人工智慧。飞机能够让我们到更远的地方,而AI其实能够让我们想得更多,更聪明,AI和人的运行机制,大脑的运行机制是不一样的,但是非常的相似。

  王坚:我想回到开源AI,我们有Deepseek,还有阿里巴巴云旗下的AI产品,还有Kimi,这些都是颠覆性的模型,也就是开源模型,是驱动未来AI发展的主要动力。

  黄仁勋:我们提到了AI进步得有多快,人们都说英伟达的技术发展飞快,这是确实如此,在过去十年我们的算力其实也提高了十万倍,我们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能够让机器学习得更加有效,我们应该讨论的其实是大部分的AI研究都是开源的,我们看到了很多的论文,这个数字是巨大的,我看到了一个数字,由中国研究者发布的论文其实是占全球数量最高的。

  我们现在看到研究人员在开源科学方面进行协同合作,你可以给我的论文贡献一些好点子,所以我们都能够致力于推动开源科学。下一步其实就是要开源,不仅仅是开放的研究,还要开放我们的工程,开源的工程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增加自己的贡献,所以创新的速度并不仅仅是每一个公司或组织的贡献,而是能够汇集所有的资源,造福整个生态系统。

  开源资源非常重要,但是开源对于全球也有影响,开源模型能够帮助中国的AI领域,同时也能够帮助全球的AI领域。Kimi等一系列大模型都是开源推理性的模型,非常的先进,医疗公司、金融公司或者是机器人公司也可以分得AI的一杯羹,可以有自己的模型,重要的就是开源模型其实是一个很安全的发展AI的方式。

  开源创新,我们可以获得全球的审查,当我们有来自全球的科学的评审,我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会非常高,比方说Deepseek的论文写得非常好,是一篇A+科学论文,以及A+工程方面的论文,这个论文可以让所有人读的,让每个人学习分享,并且能够惠及很多审阅论文的人。

  王坚:在去年的GTC大会上,您说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有机会将生物进行工程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想法,人工智能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长期影响是什么呢,AI会如何影响科研人员来进行他们的科研?

  黄仁勋:现在我们都讲AI为人类服务,AI为科学服务其实会有更大的影响力。AI为人服务,人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我们可以用一些工具,设计工具,比方说来做我们的芯片,我们的传导器是自制的,我们有工具来负责整个芯片的制作流程。生物学其实是由自然创造的,我们想要利用好生物知识,我们首先要知道生物,所以我们就开放了人工智能,我们要学习,要理解蛋白质是什么,以及细胞是什么呢,当然生命是什么,我们甚至可以去理解比方说我们生物的一些反应,生物的一些身体机能的反应,如果我们运用AI能理解结构和内容,那就可以运用AI来提升,来设计,比方说我们的药物,让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合作机会。

  我们可以运用AI的领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算法以及当中的问题,比方说天气、海洋物理、应用物理等,这些不同的物理特性都需要把他们归结在一个很小的特性里。比方说可能几秒之内,甚至几年之内的一个跨度,它对于我们的模拟非常复杂,但我们可以教我们的AI来帮助我们进行预测。

  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是预测方面更快的,运用我们的物理特性的模型,我非常自信,不管是运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理解自然的真相,还是运用AI来模拟自然法则,我们都可以运用AI来帮助我们推进科学的发展,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领域,真的很令人惊叹。

  王坚:我下一个问题有点难,我们今天是知道人工智能非常会基于硅的科技发展,我们运用硅来提升我们的算力,比方说增加我们的储存内存,这全都基于我们对硅的研究,我们的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还需要依赖硅来推动我们的人工智能发展吗?

  黄仁勋:是的,硅科技是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技术的内容,我们是会在这个方面继续,我们认为它的转变会有三个方面带来,下一轮可能我们会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我们不再用原来的那个方式来把算力分解到不同的硅上面,我们现在一次一个芯片,并使用多个复合芯片,这样这一组芯片就可以是一个更高阶的功能。英伟达是第一个运用该技术的公司,这个组合他们会有不同的一个板,因此也许它会像这个桌子这么大,并且我们运用更新的一个技术,它在电子上面,我们叫它CPO(记者注:硅光子技术),基于不同的维度和它的容量,让它和不同的东西连接起来。

  王坚:我们看到这个科技真的是太先进了。

  黄仁勋:是的,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至少有二十年的时间,但为什么我们知道呢?因为我们在现在的发展路径上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因此我觉得我们据现在来看大概还有五到十年的旅程,因此我们已经在规划十年以后的一个框架了,我们非常确定,接下来会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多的成就要达成,你和我接下来二十年还要辛勤工作呢。

  王坚:是的,尤其是我们运用硅的框架,我们可以在这基础之上有更多的发展。

  黄仁勋:是的。

  王坚:我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最近之前你还问过我这个问题,每一年我们会召集很多的志愿者以及年轻人,在很多的展会上,尤其是2025年进行合作,主要是科技会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因此科技是人的连接,科技不只是科技,科技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力量,你一直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放在培养年轻一代,推动年轻一代发展上面。

  黄仁勋:是的,这也是我的热情之一。

  王坚:我知道的,我得到了很多的帮助,当我还是年轻人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我非常开心能够和年轻人进行沟通,有时候你看到年轻人,你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走向何处,在今天这个舞台之上,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终身的机会,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因此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给我们的年轻人呢?或者你有没有为他们单独做一些事情呢?

  黄仁勋:你知道人们经常说的一个事情是人工智能是解决数学以及推理等方面的问题的,同时也可以解决编程问题,因此我们也许不需要学习人工智能,但这是错误的,事实上不管我们做编程做得更少了,我们工程做得更少了,在我们发展的时候,但是我们依然还是要知道我们的第一原则是从哪里开始想,我们怎么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把它分解成一步一步的,这都是基于我们一开始基础的知识,入手的知识,比方说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智慧,都是需要回到第一原则上的,因此我们回到他们第一原则思考的方式,不然我们没法建立有深度思考的一个思维体系,那你也许就会轻易地获得AI给你的一个答案,接受别人的答案,你需要和AI进行交互。

  首先你需要去描述你想要让AI帮助你解决问题是什么,第二你需要和这个问题进行推理,是否AI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优化性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以及你的有辨析思维,它基于了很多逻辑,基于它的推理,是我们所有事情一个基础,我建议年轻人,在今天的年轻人继续学习科学推理,以及电脑编程等等,即使你不需要做他们,但是你需要知道,这就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认为基本上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年轻人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当然要更多地和AI接触,这是我们新的电脑的一个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电脑变得越来越有能力,并且你需要意识到它的应用越来越简化,因为它理解我们如何进行交互,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运用人工智能,你跟人工智能说我不知道我怎么用你,它甚至还会教你来怎么使用它自己,因此加上人工智能的电脑,成为了我们最有力量的一个平等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平等,不管是农民还是老年人,那些不懂电脑的人,以及年轻人,你必须尽快地应用上人工智能,它一定会给你赋能的。

  最后,我甚至还会有点嫉妒我们的年轻一代,因为现在出生的这一代人,他们会终身成为人工智能的原住民,就好像我们在星战里面的一个人物,我们可以直接和科技一起共生,共同成长,人工智能好像你的伙伴一样,从出生到你离开这个世界,给你提供建议,教导你,终生陪伴你,真的是太令人震惊了,我甚至有点嫉妒他们。在我小的时候,没有人工智能提醒我、帮助我、帮我记忆每一件事情。

  你能想象你有一个人工智能,我当时一岁或者两岁的时候做什么呢,你能跟我讲一讲我当时在哪里,在关注什么事情,跟你聊什么呢?人工智能会记得这些的,整个人生旅程都会被记录下来,我甚至想我有这些多好。

  王坚:非常认可您的建议,我也感受到您对科技的热情,并且我们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那样的热情,因此你永远是热情洋溢的,当你想去预想未来人工智能,科技会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认为耐心和热情都是非常重要的。

  黄仁勋:非常感谢您作为我的多年挚友,我们两个都非常享受我们的工作,共同进步,我认为这也是人生中难得的机会。

  事实上你可以说这是一代人中非常重要的机会,人工智能会决定我们下一个世纪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我非常开心看到大家对这个非常有兴趣。我看到了中国非常多的进步,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做出了那么多新的成果,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

  王坚:我非常期待和你在十年之后再坐下来围炉谈话,看我们还会聊到什么新的。

  黄仁勋:是的,未来永远是更好的,谢谢大家,谢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