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贵州省政府发布《贵州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期货市场”,要“引导企业利用现货与期货两个市场配置资源,提升风险管理效率,降低商品交易成本,分散对冲风险”。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精准施策,并引导干部正确认识期货市场,郑商所、贵州证监局与贵州省委金融办、贵州省国资委等部门展开深度合作,在近日顺利举行了针对贵州省国资、财税、审计、金融系统的干部培训(下称干部培训);此外,郑商所、贵州证监局联合上期所、大商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单位顺势发力,于近日举办了贵州省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培训班(下称风险管理培训班),旨在针对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精准化培训。
贵州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期货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与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稳定企业经营、活跃商品流通、服务保供稳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期货市场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期货方案”,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期货力量”,质效显著。贵州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常态化参与套期保值业务外延不断扩大。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对国资企业套保业务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法律法规,支持期货市场发挥功能,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规模和能力,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郑商所立足自身职能与资源优势,坚持“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市场”的理念,多措并举为产业企业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协同政府单位、证监会系统单位、高等院校等发挥各自优势,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李强在会上表示,现代企业越来越向规模化及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方向发展。产业链往往是与大宗商品相关的纵向一体化,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期现结合作为企业稳健经营的模式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强调期货工具对现代企业日益重要的同时,李强提到了企业管理者对期货市场功能认识的问题。他表示,通过期货市场转移价格风险的方式,通常是间接发挥作用的。不能单纯以期货盘面盈亏评价市场功能,期货也并非投机者简单的“零和”游戏。不同类型的现货企业之间,现货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通过期货交易可以相互降低风险程度。
在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模式选择中,国企和上市公司出于监管合规、业务适配性、风险隔离等多重因素的考量,在风险管理方面往往需要更加精细化、系统化的方案设计与实施,以确保每一步都严格遵循政策指引和市场规律。因此,搭建与自身生产经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大多数国企和上市公司的选择。
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交易主管宗成光在培训中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期货及衍生品的经验做了相关分享。他表示,企业在搭建套保制度体系时,要明白套保业务的目的是长期地稳定平滑企业生产经营利润,助力企业持续发展。套保策略需结合市场动态与企业实际灵活调整。
“企业可以采用模块化方式构建相关制度。首先,实施分级审批,明确套保需求、套保方案及执行负责人等关键要素。其次,构建完善的风控体系,该体系应涵盖研究风控、决策风控和交易风控三个层次,其中,研究风控和决策风控是风控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最后,鉴于企业内部员工众多,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突发性风险,高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尤为重要,应建立顺畅的联动体系,确保信息传递高效、决策迅速。另外,事后还需评估套保效果,并对体系制度提出优化建议。”宗成光称。
在套期保值具体操作方面,宗成光以尿素期货的套期保值为例进行了讲解。他表示,在选择期货合约时,应选择流动性好、交割月份与企业生产周期匹配的尿素期货合约,确保套期保值操作的有效性。根据尿素市场价格趋势及企业生产计划,灵活选择开仓时机,锁定成本或收益。平仓需考虑市场变化及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适时了结头寸。在套期保值比例方面,应根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生产规模及市场波动情况,合理确定套期保值比例,以平衡风险与收益。同时,要设置止损点,严格控制仓位,定期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风险可控。
此外,干部培训和风险管理培训班还分别对企业在利用期货工具时经常遇到的期货业务财务处理及审计合规要点、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合规操作的重要性。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各期货交易所不断加大服务实体企业力度,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稳定经营。郑商所从实体产业需求出发,因企施策、因品施策,开展产业服务。近年来,郑商所与地方国资委、地方证监局、沪深交易所等联合开展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培训,为企业套保营造更好的监管环境。开展产融基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研究推出产业开发服务项目,支持企业参与期货、期权套保。开展主题活动和“三业”活动,持续提升行业期现氛围。
大商所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业务创新。以“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为抓手,秉持“企业培育企业,大手拉小手,期现手拉手”的基本理念,持续扩大产融基地品牌影响力,为产业链企业期现结合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孵化效果明显。支持开展龙头企业“一对一”实践专项活动,给企业提供参与期货市场的实践机会,并持续开发培育中小微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通过会员活动、专项培训、“百校万才”等多项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培育生态,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筑基。
两场培训课程设计针对性强、师资力量雄厚,不仅向参会的贵州省国资、财税、审计、金融系统干部,以及贵州省国企、上市公司人员等普及期货知识、宣传市场功能,还针对具体实践提供指导,有助于相关人员树立对期货市场的正确认识,营造更好的企业套保监管环境,对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风险管理、产业强链补链、增强定价话语权具有一定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