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罗凯燕通讯员杨雅佳)在深圳市南山区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鸟”)的实验室里,工程师正专注调试即将出口的AR眼镜。不久,这些眼镜将带着深圳前沿科技魅力驶向全球。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1798.6亿元,同比增长16%。
作为一家深耕消费级AR领域的民营科创企业,雷鸟旗下产品凭借自主研发的近眼显示光学设计、空间计算算法等核心技术,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成为民营经济“出海”军团中的亮眼一员。
“民营经济的活力,在于敢闯敢试;民营企业的底气,离不开精准的政策护航。”雷鸟海外物流负责人方奕表示。据介绍,2025年以来,国际经贸政策频繁变动,关税规则调整给民营企业出口带来挑战。在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前海海关选派业务专家对雷鸟开展专项辅导,结合公司出口商品特性与业务模式,解读税率变动、关税豁免条件等政策,帮助企业规避通关风险、降低合规成本。
据悉,为激活民营企业创新动能,前海海关梳理出涵盖7大业务领域、25项措施的海关政策工具包,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积极为科创技术型企业的蓬勃发展持续赋能。
这样的帮扶并非特例。随着全球智能家居需求升温,扫地机器人海外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关主管刘丽莉介绍,随着行业需求不断增长,各国对智能家居产品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加上原产地证申报规则复杂,不同自贸协定下的原产地判定标准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出口。
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深圳海关所属观澜海关立即选派业务骨干组成专班,就产品原产地判定、各类自贸协定条款解读等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同时,帮助企业梳理不同国家的市场准入规则、技术法规和认证标准,指导企业加强自身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在海关的帮助和指导下,公司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业务增长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