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已有多只科技主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认购热情持续升温。从科创板ETF到人工智能主题产品,资金正以超预期速度布局科技赛道。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市场对成长型资产的偏好升温,更揭示出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共振下,科技创新板块正成为中长期资金配置的核心方向。
7月15日,中海基金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实际募集情况,决定提前结束旗下中海科技创新混合的募集。该基金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7月25日提前至7月16日。该基金精选科技创新主题相关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成为7月份以来第7只提前结募的科技相关主题基金。
月内提前结束募集的科技主题基金,还包括科创板芯片ETF、人工智能主题ETF、港股通科技ETF等产品。
例如,鹏华科创板芯片ETF募集期由原定的7月7日至7月18日,调整为7月7日至7月11日,最终仅用一周即提前收官;7月17日,该产品基金合同生效。
多位受访专家分析称,“闪电募集”现象的背后存在多重驱动逻辑:其一,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形成显著共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硬科技领域的长期信心;其二,多数科技主题基金预设募集额度上限,在认购热情高涨、资金快速涌入的背景下,易提前触及目标规模,从而启动提前结募机制;其三,科技股经前期调整后估值吸引力提升,部分基金公司或倾向于通过提前结束募集方式来加速建仓,以把握后续行情。
今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打造5G应用‘扬帆’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等。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相关政策导向直接强化了市场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长期信心。
“今年以来,顶层设计持续加码,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为科技板块上涨奠定了基础。”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推动下,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发展,例如诸多科创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吸引资金通过基金产品提前布局产业链机会。
与此同时,流动性环境也持续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7月份通过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当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李一鸣表示,监管对资金面的呵护,以及宏观基本面的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也表示,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持续出台扶持措施,为科技产业创造了有利的资金环境。
在朱润康看来,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产业发展方面,人工智能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部分龙头企业盈利表现亮眼,同时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也取得重要进展。就估值水平而言,经过市场调整后,部分优质科技企业已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
朱润康认为,随着科技主题公募基金受到踊跃认购,科技相关主题ETF有望持续获得资金注入。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那些具备技术壁垒、商业模式清晰且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