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日元“阴云笼罩”,“跌跌”不休。7月16日,日元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跌破149关口,创下4月3日以来新低。7月17日,日元对美元盘中再度失守149关口。7月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接连跌穿144至149六个关口,贬值幅度逼近3%。
日元坐上“过山车”
回顾来看,今年初至4月中下旬,日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然而,行至下半年,日元对美元如同“过山车”转向下坡。
“抛售日元”的现象,似乎正出现在全球外汇市场上。除了美元之外,日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也全线贬值。近期,日元对欧元跌至近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元对瑞士法郎跌至历史最低水平。日元对人民币7月4日以来也一路下行,跌幅超3%。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近日,美元对日元看涨期权的交易量已达到看跌期权的2倍多。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日元的贬值,是日本央行加息“难产”、美对日贸易施压升级及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引发的财政前景担忧三重因素的叠加刺激,深层原因则是日本经济基本面持续承压。
日本央行自去年3月终结负利率,并在去年7月及今年1月再度加息。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这之后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滞后,日本央行推迟加息,鸽派立场也令日元承压,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日元升值的预期。
日本央行与美联储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分化所导致的巨大利差,也成为日元持续性贬值的主要原因。明明表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延续高利率周期的背景下,尽管日本央行已经结束负利率,但与美联储超过4%的政策利率水平相比,美日之间的利差仍处于历史高位。巨大的利差削弱日元吸引力,日元套利交易活跃,进而日元汇率持续被压制。
此外,美日贸易谈判未现实质进展。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美日之间的贸易谈判“磕磕绊绊”,尚未达成协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对日本经济减速的担忧正在加强,并反映在了日元汇率上。
在投资者对日本财政前景担忧之际,7月20日日本参议院选举在即,市场预计选举结果将为额外的财政刺激铺路,这一看法导致日元对多种货币被抛售,也对日本债市产生影响。7月14日,日本国债再现“抛售潮”,领跌全球债市,4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跃升17个基点,30年期日债收益率接近5月达到的历史高位,20年期日债更是触及2000年以来最高位。
“外部与内部不确定因素的交织,压制了资本市场对日元反弹的押注,推动汇率维持‘跌跌不休’的态势。”明明说。
至于日元喘息艰难的深层原因,赵庆明认为,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汇率最主要的因素,进入二季度以来,日本公布的一些宏观数据表现并不理想,从而导致了日元汇率的下跌。
日元汇率短期还将承压
短期内,日元承压已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认为,日元汇率走势将高度依赖于美日双方央行政策路径、贸易政策等因素,若后续美元疲软,日元或走出本轮的承压困境。
展望后市,明明认为,短期由于日本央行或继续维持利率观望状态,而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立场,日元或将继续承压。未来若美联储重启降息预期,届时利差收窄预期或构成日元汇率的关键支撑因素。
赵庆明表示,当前美元仍然处于弱势,美元指数未来或还有下行的空间,但在震荡下行过程中会有所反弹,此时非美货币必然要承压。但当前日元汇率还处于被严重低估的状态,美日贸易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协议,利好之下,不排除日元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
兴业研究认为,展望三季度,日元对美元走势将视美元指数和市场情绪变化而不同。此外,日元对其他非美货币的走弱也会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