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8 07:15:20 股吧网页版
黄仁勋评价DeepSeek和通义千问: 都是世界顶尖开源大模型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郑萃颖


K图 BABA_0]


K图 09988_0]

  7月17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在京召开。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活动现场进行了一场炉边谈话。

  黄仁勋认为,DeepSeek和通义千问都是世界顶尖的开源大模型。中国在开源方面做得很出色,开源大模型不仅助力形成中国的人工智能生态,还推动了全球其他地区人工智能生态的构建。此次链博会期间,黄仁勋再次表达了中国市场对于英伟达的重要性。

  开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黄仁勋说,从2012年到2017年,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言理解能力快速进步,并超越了人的能力。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型人工智能升级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汽车和飞机提升了人类的移动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人类的智能水平。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物理世界渗透。

  “我们现在处于推理型人工智能浪潮中,它的强大之处在于能够理解信息、生成信息,还能一步步拆解问题,解决我们从未遇到过的难题。下一个浪潮将是物理型人工智能,这种能力将应用于机器人等物理机械中。”黄仁勋说。

  他还谈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中国研究者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黄仁勋表示,中国在开源方面做得很出色,开源大模型不仅助力形成中国的人工智能生态,还推动了全球其他地区人工智能生态的构建。DeepSeek和通义千问都是世界顶尖的开源大模型,无论是医疗公司、金融机构,还是机器人公司,都能利用这些大模型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

  至少要忙20年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会为科学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晶体管是人类发明的,人类能用工具操控晶体管、进行芯片设计。但生物学是自然创造的,人类必须理解它。人类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理解蛋白质、化学物质、细胞乃至生命的意义,理解人体中的各种化学反应,进而研发出新的药物,帮助人类延长寿命。“这其中有巨大的机会。”他说。

  王坚向黄仁勋提问,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高度依赖硅基技术,人们用硅来提升计算能力、增加存储空间,未来10年到20年,芯片技术发展会是什么样?

  黄仁勋表示,未来硅基技术将在晶体管结构、封装技术、硅光技术三个方面迭代。晶体管将向三维发展,下一代将是“全环绕栅极”晶体管。芯片领域也在发展,从单芯片到堆叠芯片、多芯片,封装技术越来越先进。此外,黄仁勋认为,硅光子技术将有很大创新空间。

  “未来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英伟达的技术路线图已经覆盖了接近10年的未来规划。”他对王坚说,“我们俩至少要忙20年。”

  中国市场具有活力

  链博会举办前一天(7月15日),英伟达宣布恢复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并宣布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这则消息为人工智能产业链带来利好。

  英伟达的产品应用于中国的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具身智能大模型训练等领域。黄仁勋在链博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提到,中国有数百个项目运用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模拟数字孪生,用于设计和优化工厂和仓储系统。此外,有很多机器人在英伟达这一平台的“虚拟世界”里进行训练,以便能够在物理世界与人类安全协作。

  黄仁勋此前在英伟达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机器人技术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万亿美元级别的增长机会。英伟达早已不将自身视为一家芯片公司,而是“AI基础设施”或“计算平台”供应商。

  黄仁勋在参加链博会期间被问到,如何评价中国市场对于英伟达的意义。黄仁勋表示,对英伟达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非常神奇,具有活力,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独一无二的市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