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的车牌识别到全自动泊车,从单一停车场管理到城市级“停车一张网”……当前,我国智慧泊车行业已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落地期。而当“无人值守”成为行业标配,智慧泊车却面临同质化竞争与盈利困境。
7月4日,来自产学研用投的多方力量齐聚蓉城,探讨智慧泊车行业发展。
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了全国首例车场云一体化自主代客泊车(AVP)示范场景。“智慧泊车并不等同于智慧收费。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日新月异,停车场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也难以独善其身。未来停车场应该是无人的,才能有效提升停车场的利用率,在提高服务及时性的同时改善车主的体验。”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华说。
作为行业投资人,杭州帮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源认为:“在需求下降的新常态下,智慧泊车行业似乎出现了融资偏冷的现象,但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有一定产业积淀的同时又保持活力的企业,正面临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智慧泊车生态协同是行业未来前进方向之一。成都市停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萧一峰认为:“可以通过生态构建共谋发展,由政府牵头,协会协助构建人、车、商业等相关生态的融合。”萧一峰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智慧泊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但人工智能的应用不应只局限于技术,更重要的是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也是中国智慧泊车企业的发展突破口。成都臻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鹏指出,当前海外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态势,不同区域对中国技术产品的接受度差异显著。“从公司多年出海实践来看,东南亚市场对中国智慧停车产品和技术的认可度正在持续提升,这为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窗口。”他说。
未来,停车场景或将发挥延展价值,促进产业融合。四川万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浪认为,智慧停车不应局限于解决停车问题,而应成为连接多个产业的重要节点。“停车场景天然具备高频、刚需的特点,可以作为流量入口,与文旅、传媒、安防等行业形成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增长点。”胡小浪表示,这种跨界融合将推动停车产业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性平台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