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反内卷”和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确实不一样,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主要聚焦中上游偏传统的制造业,比如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炭等等,但这一次的“反内卷”涉及到的行业范围会广很多,不再聚焦于传统制造业。
结合目前文件和行业的倡议,我们会发现最近涨得比较好的钢铁ETF(515210)、建材ETF(159745)、煤炭ETF(515220)、光伏50ETF(159864)这几个标的,其实这些行业之前或多或少有一些“反内卷”的行为,最近中央财经委和各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或者倡议,把市场对“反内卷”的认知提高到了新高度。并且中央财经委的级别很高,去年“两重”“两新”的政策就是在去年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出的,现在市场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认可度相比此前行业自发式的“反内卷”行为会更加有力度。
光伏是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之后这一轮几个行业中弹性最大的行业,光伏也是这几个行业当中可以说是目前竞争格局最恶劣的行业,供过于求的程度是最高的。2023年以来,光伏因为硅料环节供需失衡而遭遇了价格雪崩,企业持续面临大面积的亏损,像光伏产业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这几个环节基本都是跌破现金成本,产业链也都处于相对承压的状态。本轮下行周期当中,光伏产能整体扩大了3倍,但是利润率下降了70%。光伏硅料从2023年以来跌幅达到了将近90%,也就是说光伏是本次“反内卷”重点覆盖的领域。6月底《人民日报》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就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的同质化现象,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主持召开会议明确提到依法依规、综合整治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光伏行业自身处境也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各个企业对于提价的响应也是非常积极的,光伏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签署了自愿控产自律公约,国内的头部光伏玻璃企业也宣布7月开始进行集体减产30%。我们会发现,在自身环境比较恶劣,大量亏损的情况下,光伏企业对提价的响应也是非常积极的。在行业协会的自律倡议下,多晶硅厂商一次性把硅料价格提升到综合成本线之上,企业对于不低于成本销售这一规则响应非常积极。
随着本轮行业自律的推进,以及未来进一步的“反内卷”政策落地,目前处境较差的光伏行业的供需格局边际改善弹性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大家的想象空间比较强,也导致这一波光伏涨得比较好。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光伏ETF(159864),看一下光伏行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