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系列成果。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商务发展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经受住了历史考验,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各领域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消费市场规模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王文涛介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显著提升、活力显著增强。”王文涛表示。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服务消费年均增长9.6%,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以旧换新等消费支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自去年9月开始推动以来,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达到了50.2%。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展望“十五五”,王文涛表示,我国还面临着非常严峻复杂的形势,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但工具箱是丰富的,会因时因势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在“风高浪急”的外部情况下,我国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王文涛介绍,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是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十四五”期间,服务贸易创新提升,商务部首次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数字贸易创新发展,2024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四成。
我国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已经连续5年保持我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又同比增长9.6%。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50%。
“展望‘十五五’,商务部将更大力度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壮大创新动能,不但要出口,还要加大力度扩大进口,加强国际合作,增强贸易韧性,努力构建开放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王文涛说。
“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资超过7000亿美元
吸引外资方面,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了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7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
“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凌激表示。
我国利用外资质量大幅提升。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4.6%,较2020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许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我国开放环境进一步优化。比如,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我国扩大自主开放、单边开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建交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