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熊夏柠
继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周四创下收盘新高后,美国股指期货上涨0.2%。这源于美国近几日公布的强劲的经济数据,以及在财报季时市场对美国企业二季度业绩的乐观态度。
美国市场在经历了近两日传鲍威尔恐被解雇又被澄清不会被解雇的消息之后,终于逐步平静。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表示,自己“极不可能”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也补充称“不排除任何选项”。而在此前一天,特朗普在与共和党议员闭门会谈时曾提出“考虑解职鲍威尔”,引发华尔街抛售潮。
近期公布的多项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表现不错,美国零售销售数据普遍上涨,6 月份消费者信心回升,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美国失业救济申请人数连续第五周下降,降至4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就业市场稳健。从消费数据和失业数据来看,整体经济表现良好,降息的合理性未有足够支撑,市场纷纷预期,7月底美联储降息可能性不大,美联储要根据夏季通胀数据来做决定。高盛研究经济学家近日表示,预计7月不会降息,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下调政策利率。
虽然市场好像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反转,但是毕竟目前似乎也暂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目前进入了7月30日议息前的静默期,且市场也普遍预期要降息最早也是9月份。
围绕着降息和鲍威尔的去留,是近期美国热议的话题。就连美联储翻新大楼的事也被主张降息的有关方面诉诸美国公共视野进行讨论。美联储目前正在对其位于华盛顿的两座主要大楼进行自1930年代建成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翻修。美联储表示,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银行业务来逐步降低成本。改造计划最初于2017年获得美联储理事会批准。美国政府官员批评该项目成本不断上涨。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局长比尔·普尔特指出鲍威尔在6月25日的参议院听证会上就该项目的具体细节撒了谎,但未提供具体细节。普尔特坚称,这将导致鲍威尔“有理有据”地被免职,并呼吁国会进行调查。而一位美联储官员表示,鲍威尔的陈述属实。
美国市场众所周知的是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经国会批准,美国总统不能因为政见不同而解雇美联储主席,尽管在美国历史上有过时任总统对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不满,但美联储主席的职位具有独立性和法律保护,总统不能随便撤换。美国的《联邦储备法》第10条规定,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包括美联储主席)可以“因故”被免职,比如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美国最高法院在5月曾表示,特朗普不能毫无理由地解雇鲍威尔。
那么为何美国政府这边一直要施压鲍威尔降息,而不惜以解雇相逼呢?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债务已是非常庞大,国债利率的上升加剧了债务担忧,并且,政府一直强调通胀可控,有官员指出,关税是一次性提高价格水平,不会引起超出暂时性飙升范围的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不会持续上升。高盛表示,对美国政府债务走势的担忧以及全球借贷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导致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
而美联储这边则是坚持自己的政策取向,即通胀和就业,鲍威尔强调要根据经济数据来决定降不降息。鲍威尔的政策取向非常明确:2%的通货膨胀维持的目标以及充分就业。几位美联储主席的特征也是市场和财经书籍津津乐道的:鲍威尔与其前任耶伦的风格相似,就是政策取向和行事风格相对稳定,这是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擅长研究“大萧条”的伯南克则在次贷危机中力挽狂澜,更早前的格林斯潘则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与市场斗智斗勇,保罗·沃尔克对通胀零容忍,甚至不惜以经济衰退为代价勇斗高通胀,终于将彼时居高不下的美国通胀降至3.5%。可见,因应不同的经济情境,美联储既可以“动如脱兔”,也可以“静如处子” 。
虽然鲍威尔去留的讨论告一段落,市场也暂时回到自己的运行逻辑,但是真正的问题也许不止于降息,而是市场和投资界对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的地位是否还会受到影响的担忧犹存,美联储如果没有独立性,其控制通胀的政策目标就缺乏可信度,而通胀上升的预期可能会大幅改变金融资产的价格。
近来,美元走弱,美国国债的波动已显示出与其他国家债券相似的表现,似乎并没有展现其以往安全资产的特征,逐渐褪去资产“安全”底色的可能令不少国家转向更多投资黄金。这种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