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智能检测装备的赋能与使能”为主题,吸引工业自动化及标准化领域专家、领军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机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检测装备驱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新实践。

图为第二十一届“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现场(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供图)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智能制造及智能检测技术前沿与产业趋势分享了观点。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原司长张相木系统阐述了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工业软件、赛博物理系统的协同关系,提出以“三要素融合”破解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中的技术孤岛问题,为行业发展分享了理论框架。德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奥特海因·赫尔佐格(Otthein Herzog)交流了德国在智能检测装备标准化、产业化方面的经验,他认为,中德双方应深化技术研发与标准合作,共同推动智能检测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本次研讨会还特别设置了成果发布和供需对接环节。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供需对接与合作专题研讨会上,有关代表介绍了全国两批次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遴选情况,发布了北京市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宣贯两批次创新产品清单,为企业技术推广与市场对接搭建桥梁。与会企业代表围绕多领域需求与应用实践进行深入交流。

图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供需对接与合作专题研讨会现场(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供图)
研讨会期间,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与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将携手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生态共建等领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据悉,作为持续举办二十一届的行业盛会,工业自动化与标准化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交流、成果发布和供需对接,已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未来,该研讨会将继续聚焦产业前沿,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协同,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