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以0.5%领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5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317亿元。盘面上,稀土永磁概念集体走强,锂矿股持续活跃,光刻机概念尾盘异动。相反,游戏、光伏、CPO、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千亿龙头一度涨停
具体到个股,两大稀土集团之一的北方稀土周五强势拉升,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收盘大涨9.87%。成交额为147.04亿元,高居A股首位。自7月10日跳空涨停开始,北方稀土近7个交易日累涨34.26%。当前,北方稀土总市值为1192亿元,股东户数为44.41万户(6月20日数据)。
受北方稀土带动,周五稀土永磁板块整体强势,久吾高科20CM涨停,东方锆业、华宏科技、中色股份亦是涨停收盘,华新环保则大涨超10%。此外,包钢股份、盛和资源、中国稀土等稀土龙头股也涨幅明显。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此外,近期披露的中报业绩预告,不少稀土永磁概念业绩表现亮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板块人气。比如北方稀土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1883%~2015%。中国稀土、中科三环、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则实现业绩扭亏。整体而言,17家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稀土永磁概念,其中14股业绩预喜(9家预增,5家扭亏),预喜率达82%。

还有就是7月18日早上,国家安全部官微发声,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维护了我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而从稀土价格指数来看,近期呈明显的震荡走高态势,稀土价格指数7月18日报192.2,较2024年末的163.8上涨约17%。

东海证券表示,中国稀土产业具备全球70%的稀土生产能力和90%的处理产量,产业链覆盖资源开采、冶炼分离、材料制备等环节。主要中游企业包括金力永磁、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主导全球85%的钕铁硼磁体生产。
中金公司则认为,在供应边际增量有限的背景下,出口及国内需求预期改善将推动国内稀土价格整体回升。全球稀土供应格局正在经历重塑,国内稀土和磁材企业,以及海外稀土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迎来重估。
02
追平纪录:8个一字20CM涨停
除了稀土永磁概念走强外,周五人形机器人板块也亮眼颇多,尤其上纬新材再次一字板涨停,且自7月9日开始已是连续8个一字板涨停,累计涨幅330.21%。周五,上纬新材成交额为2.43亿元,换手率为1.8%。此前几个交易日,该股的成交金额均在千万元左右,换手率低于0.5%。
至此,上纬新材追平了中航成飞在2023年2月2日至2月13日创下的连续8个“20CM”一字涨停板的纪录。在2024年的10月份,光智科技也曾收出8个连续的“20CM”涨停板,其中前7个为一字涨停板。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新创”)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至少收购上纬新材合计63.62%股份。资料显示,智元新创为智元机器人运营主体。

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利好不断。比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等将参与此次见面会。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成功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该项目总标包金额高达1.24亿元。还有英伟达CEO黄仁勋7月16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处于一个非常优势的位置。此外,7月17日,北京亦庄官微发布消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报名通道已开启,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从中报业绩预告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9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发布了2025年业绩预告,普遍预喜。其中23只概念股业绩预喜(预增或扭亏),仅6只业绩下滑或亏损。以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润下限统计,三花智控、科沃斯、北方稀土、领益智造等6只概念股净利润均在5亿元以上。
东方证券表示,国内资本市场层面积极信号频现,智元、宇树、云深处科技等机器人头部企业有上市计划,有望通过资本化运作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加速研发、生产与市场拓展。资本涌入与上市预期将驱动企业在技术创新、产能建设上持续加码,商业化落地存在超预期空间。
民生证券则表示,人形机器人板块正从主题投资迈向成长投资,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量产元年。技术端,大模型突破通用性瓶颈,DeepSeek低成本训练范式加速AGI落地;产业端,特斯拉、英伟达、华为等科技巨头密集布局;政策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将达万台级别,2027年特斯拉目标产能突破百万台,产业链长期成长空间打开。
03
指数上攻趋势不变?
整个市场而言,江海证券表示,市场热点分散,或形成结构性行情,指数上攻趋势不变,但个股表现分化较大。
湘财证券研报则认为,2025年的行情将维持慢牛方式运行,时间将长于2014年至2015年的行情,本质是用高度换取长度。行业轮动方面,当前受长期资金入市的影响,银行、保险等红利相关领域是主要支撑,预期该逻辑将持续演绎,贯穿该轮“慢牛”行情。
中信建投更看好非银板块的投资机遇。该机构从宏观层面认为,国内经济企稳叠加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若美联储下半年降息将进一步改善海外流动性,提振A股与港股市场活跃度,非银板块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直接受益。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