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18日电(张天源)今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市场整体呈现发行规模平稳增长、高收益市场表现较好的特点。据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最新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总发行规模约为1166亿元,共发行575只债券。
一级市场稳中有升离岸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5%
一级市场方面,据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总发行规模约1166亿美元,相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25%。剔除地产板块涉及违约重组而发行的规模后,2025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实际发行规模约1138亿美元。但因今年上半年存量离岸债密集到期,净融资缺口较一季度有所扩大,由今年一季度的-53.63亿美元扩大至-348.228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市场被避险情绪笼罩,亚洲非美元投资者面临的汇率风险上升,随着投资者重新评估风险,二季度中资企业离岸债券发行量下降明显。
按发债类型来看,政府债同比增长376%,发行规模约81亿美元;城投债同比增长21%,发行规模约283亿美元;金融债同比下降13%,发行规模约248亿美元;产业债同比增长118%,发行规模约233亿美元;地产债同比下降25%,其中涉及重组发行为28亿美元,发行规模约51亿美元;其他类型债券发行约270亿美元。
按币种来看,上半年(2025年1月1日- 6月30日)共发行575笔中资离岸债券,其中包括161笔离岸人民币债券、296笔美元债券、85笔港元债券、21笔欧元债券、2笔新加坡元债券,5笔日元债券,其他货币5笔。
从币种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发行离岸债多数仍以离岸人民币和美元计价,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达480.9亿美元,同比增长97%,环比2024年下半年增长12%;以离岸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规模折合约428亿美元,在一级市场的占比约37%,平均融资成本为4.74%,较2024年年末有所下降。此外,以港元计价的债券发行金额占比为9%,同比几近持平;以欧元计价的债券占比小幅度上升至约3%(2024年上半年为1%)。
按发行方式来看,发行方式为直接发行的债券共354只,担保发行的债券共114只,直接发行+担保共55只,维好协议+担保共8只、维好协议共13只、采用银行备用信用证(SBLC)方式的共26只、采用SBLC+担保的共5只。
整体来看,2025年以来,离岸债券市场发行稳中有升,从发行节奏上看,今年一季度中资美元债发行较快,同比增长68%;4月初受关税冲击影响,市场汇率波动加大,二季度发行量有所减少。人民币债券发展脚步节奏较为稳定,4月财政部于伦敦发行首只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截至2025年7月4日,2025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已经发行接近4000亿元,离岸人民币存单也发行超过3000亿元。
二级市场行情走暖,上半年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板块表现较好
2025年上半年,中资美元债指数录得回报率3.94%,其中投资级和高收益中资美元债总回报率分别为3.66%和5.85%,高收益板块表现更好。中资美元债收益率整体下行,利差总体压缩,截至2025年6月末投资级收益率和利差分别为4.66%和65bp,相比2024年末分别下行47bp和7bp;高收益收益率和利差分别为7.81%和394bp,相比2024年末分别下行156bp和116bp。

图片来源:中金固收
具体来看,投资级美元债方面,2025年上半年市场总体上行,期间3-4月受到美国关税政策扰动,美债利率波动加大,市场呈现震荡,5月下旬以来市场恢复上涨;高收益美元债方面,地产板块对其影响较大,1月和4月下跌幅度较大。分行业来看,2025年上半年地产、金融和城投板块回报率分别为8.25%、3.25%和3.10%,地产板块回报率最高。
中金固收认为,对于中资美元债,投资级主体收益率总体仍跟随美债利率波动,在美债利率大趋势下行的背景中可以考虑配置高等级主体,高等级主体静态收益率仍具备可观的吸引力,预计利差后续有望继续维持低位。
三季度兑付压力较大九月为近期偿债高峰
据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显示,下半年中资离岸债整体偿债压力仍存,其中,今年三季度的兑付压力较大。2025年7至9月,分别需要偿还131.93亿美元、119.04亿美元和240.46亿美元,因而第三季度是未来一年内偿债压力最高的季度,其中今年9月的待偿还金额为未来十二个月的峰值。

数据来源: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
此外,从债券年度到期数据来看,2025年和2026年分别有1992亿美元和1637亿美元的中资海外债到期,2025年整体偿还需求为近三年高峰。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表示,2025年或将成为中资美元城投债偿付压力的关键节点,其后城投平台将于2027年再度面临中资美元债兑付承压的挑战,对地方财政韧性及平台再融资能力提出考验。
展望未来,兴业证券认为,对比亚洲其他地区美元债指数,上半年中资美元债指数回报率处于较高水平。当前中资美元债相比境内信用债仍具有较高的票息和收益率下行空间,但考虑到当前相对较高的锁汇成本以及国际局势对汇率带来的不确定性,当前应当更侧重于高票息优质个券、细分品类的挖掘以及短期风险的把控。长期来看,考虑到高资质中资美元债收益率走势与美债相关性更高,可适当择机配置中等久期高资质中资美元债以博取未来美债收益率向下调整的获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