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随着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避暑消费成为拉动夏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多个平台数据显示,从传统的避暑旅游到新兴的清凉经济业态,再到“懒人友好型”上门服务,夏季消费市场呈现出向多元化、品质化升级的新趋势。与此同时,不少地方也在加快创新夏日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清凉解暑商品销售火爆
伴随高温天气的到来,消费者对清凉解暑类商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京东数据显示,7月以来,制冷家电迎来爆发式增长。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等京东线下自营门店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超200%,其中重庆、北京、青岛、长沙、沈阳、江苏等地空调销售格外火爆。此外,京东风扇、风宝(户外便携风扇)产品成交额分别同比提升100%和150%,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区风扇品类销售同比增长超300%。
苏宁易购的数据也显示,6月下旬以来,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空调清洗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188%。其中,具有节能、健康特点的产品更受欢迎,新一级能效的节能空调占比已达92%,带有换气、增氧功能的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116%;带有加湿/凉风功能的冷风扇、净化/循环室内空气功能的空气循环扇销售同比增长分别超过62%、89%。
持续高温也在激发消费者的“制冰”需求。南京苏宁易购Max新街口店负责人介绍说:“最近一周,咨询自带制冰功能或独立制冰室冰箱的顾客量增长超60%,很多顾客就是冲着‘制冰自由’来的。一周内,店内具备便捷制冰能力的冰箱销售已经突破150台。”
走出室内,防晒产品则成为人们度夏的必选项。在“什么值得买”平台,6月,“防暑”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65.13%。以防晒服、遮阳伞、墨镜为代表的“硬防晒”和以防晒霜、防晒乳为代表的“软防晒”占据市场C位。
“什么值得买”电商营销负责人张宇昂告诉记者,凉感透气、轻量化、时尚设计成为“硬防晒”选购关键词,高倍防护是“软防晒”消费群体的刚需,同时消费者的养肤、安全等需求也逐渐增加,“防晒已经成为融合科技、时尚与健康理念的消费新趋势。”
避暑游和夜游市场大热
高温叠加长假期,避暑游成为主流。为更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消费新需求,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了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开始,关键词“避暑”的热度不断上涨,7月至今,关键词“避暑”总搜索量同比上涨45%。
飞猪的数据则显示,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哈尔滨、沈阳、大连、兰州、西宁、伊犁、呼和浩特等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成为避暑游热门目的地。
“今年,暑期避暑游市场呈现‘南北两头热’的趋势。南边主要是贵州等西南方向;北边主要是西北方向的甘肃——青海西北大环线、东北方向的漠河、长白山、伊春以及内蒙古的赤峰、乌兰布统等目的地。”途牛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不同客群的避暑游需求,途牛也在不断丰富“纯玩团”“私家团”“定制游”“小团游”等产品形态与供给。
避暑游中,室内休闲和玩水项目成为消费热点。美团数据显示,7月以来,休闲玩乐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走高。“室内亲子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125%。6月以来,“水上项目”搜索量同比增长43%以上,“室内冲浪馆”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30%;“桨板”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0%,带动周边设备租赁和教学服务需求增长。
此外,消夏纳凉和夜游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经济专项调研显示,都市夜游者喜欢特色餐饮和潮流市集,其对旅游购物和文化体验的需求明显上升。
记者了解到,广东近来启动了“2025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计划围绕暑期、夜间经济两大热点,全省联动开展“精彩夜市、风味夜食、品质夜购、活力夜娱、魅力夜游、时尚夜秀”六大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不少地方也乘势而上,密集推出夜市、啤酒节、音乐节等活动,拉动“夜间经济”。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避暑消费已突破传统框架,形成多业态融合的新生态。“避暑需求已从单一纳凉升级为涵盖气候疗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消费,这种转化不仅提升了消费附加值,更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服务业向体验经济升级,形成全年可持续的消费动能。”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即时”“到家”服务需求旺盛
今年以来,即时零售市场如火如荼。盛夏时节,消费者“闪购下单,即刻消暑”的需求持续激增。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6月以来,美团闪购食用冰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220%;冰杯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210%;制冰机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近4倍。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制“消暑冰饮”攻略:闪购冰杯、果汁、茶饮或咖啡,30分钟到手,自由组合,快速制成消暑饮品。
淘宝闪购数据同样显示,各类冰品、降温“神器”热销。夜间冰啤酒的订单量远超白天,成为夏日夜晚的“降温标配”。为了应对高温,不少消费者在淘宝闪购上配齐了挂脖风扇、冰袖、降温冰贴等“行走的空调”。
持续高温在催热“宅家消费”的同时,“懒人友好型”上门服务广受欢迎。前不久,北京市民李女士预定了周末上门收纳服务,“懒得打扫收纳,又希望家中干净整洁。到家服务大大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数。”
58到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夏季家电使用频率高,家电清洗、维修需求出现高峰。6月,空调清洗需求环比增长72%,冰箱清洗检修需求环比增长36%,油烟机清洗需求环比增长29%,洗衣机清洗需求环比增长34%。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夏日经济热力十足,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要充分挖掘传统夏日消费模式的巨大潜力,又要抓住新经济业态爆发式增长的窗口,大力发展复合型消费场景,推动服务消费不断推陈出新。
朱克力说:“地方政府可围绕消夏场景构建‘空间+内容+技术’三维创新模式。空间上,打造山地避暑小镇、滨水休闲带等特色集群;内容上,挖掘本地气候、文化资源,开发森林疗愈课程、非遗手作体验等差异化产品;技术上,通过AR导览、智能温控系统等科技手段提升体验。”
不过,他表示,激发夏日经济的同时也需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比如,既要避免过度开发,在打造避暑IP时注重生态保护;又要提升服务质效,针对‘懒人经济’需求完善配套服务;还要关注长尾效应,将短期旅游转化为长期康养消费,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