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7月18日消息,今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透露,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工信部还在会上透露了近期将发布的方案措施,包括重点行业的稳增长方案以及数字化转型方案等。比如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
汽车等行业将迎稳增长方案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
汽车产业保持增长“加速度”。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陶青表示,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2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建设智慧服务场景,持续提升装备制造数智化、绿色化水平。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则介绍了消费品工业等相关情况。在高端化发展方面,他以国产智能马桶举例,因功能升级、档次提升,销量已占全球六成以上,优质优价的产品让国内卫浴行业成功实现从“海淘”到“外销”的反转。智能化转型方面,也涌现出一大批药品智造生产线、智能药厂。
谢存表示,近期,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明确数字化研发设计、柔性化生产制造、智能供应链管理优化等82个典型场景,分类开展智能化改造。下一步,将遴选推广一批示范作用强、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同时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转变,提升集群数字化发展水平。
此外,会上还介绍,工信部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会上介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今年“618”期间,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
谢存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宣传与推广,促进消费电子产品稳优势、育新机。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中间畅通离不开制造业中试平台。产业中试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产业技术创新,也决定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目前主要是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技术等6个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力争在今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谢少锋还在会上透露,培育动能方面,将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
会上,谢少锋还介绍了下一步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动向。他表示将围绕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政策、人才、资金、市场、创新、合规等方面,持续强化公益性服务,不断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上,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推进税费政策便捷惠及小微企业。在资金上,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从融资规模上看,已有310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聚焦制造业企业急需,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受益企业平均每家获得近3400万元融资支持。
谢少锋指出,下一步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要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同时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