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如何提升金融资源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作用”提问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政策,纵深推进产融合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国新网

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场提问。 图片来源:国新网
将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谢少锋表示,具体而言,一是要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二是要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三是要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推动试点政策、标准等先行先试,将试点城市建设成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
谢少锋介绍,依托国家产融合作平台,310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聚焦制造业企业急需,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受益企业平均每家获得近3400万元融资支持。上半年,A股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发和可转债的方式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他介绍,工信部与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强政策协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上半年,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研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出台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的并购贷款试点政策等,贷款占比、贷款期限等显著放宽。
融资产品也进一步丰富。谢少锋表示,工信部联合23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为新型工业化各项重要任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围绕支持重点产业链,联合部分银行推出专项贷款产品,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超过了42%,最长贷款期限达到10年;在支持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推出“中试险+研发贷”、科创贷等产品;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出了绿色工厂贷、工信数转贷等产品,累计支持企业融资超过1500亿元。
支持对象进一步突出。着力加强重点产业链“股贷债保”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金融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开展“一城一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路演和“一月一链”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谢少锋表示,部分企业已上市或正在申请上市,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累计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融资3562亿元。着力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金融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创新积分贷”产品,助力企业融资773亿元;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行动,在成都开展路演活动,推动将142个“硬科技”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部分企业正在冲刺首发上市。
实施新一轮钢铁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谢少锋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向稳、向新、向优”的特点,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基本保持稳定。
谢少锋表示,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外部不确定性需加强应对、产业结构性矛盾需妥善化解,下一步,将在巩固基础、提升质量、培育动能、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包括落实支持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提高运行质效、应对外部风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基础。
二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开展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夯实绿色化发展基础。
三是持续培育发展动能。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四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工作力度,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强化标准的作用,支撑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产能监测预警,推动行业自律,优化发展生态。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和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在信息通信业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截至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48EFLOPS,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智能底座。他透露,下一步,将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
此外,工信部将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谢存介绍,工信部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组织首批试点地区出台扩大开放指南,目前已有40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超260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7%。
在装备工业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在“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6%。
陶青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近期将印发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升优质供给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此外,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落实机械和电力装备2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建设智慧服务场景,持续提升装备制造数智化、绿色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