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8 22:31:50 股吧网页版
对话科创家 | EX机器人李博阳:偏情感、感知能力算法为核心技术的多模态大模型探索者
来源:科创板日报

  沈阳市大东区EX机器人未来科技体验中心内,很多仿真机器人如真人般惟妙惟肖。

  其母公司EX机器人是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主要从事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近日,EX机器人CEO李博阳分享了仿生人形机器人生产,技术,未来发展等行业热点。

  “在核心技术上,我们比较有特色的是机器人的智能表情,以及机器人的灵巧手;从软件层面来看,算法上偏情感、感知能力的多模态大模型,还有智能决策,以及语音、表情、动作等类似于人的交互能力。”EX机器人CEO李博阳表示。

image

  据李博阳介绍,该公司仿生人形机器人早已进入量产阶段。“我们机器人既可以定制化开发,也有标准化量产的产品,并可投入到市场中进行批量化应用,在多个场景中进行复制。目前整个产线还在搭建的过程中,投产后,可实现从量产到实时交付的过程。”

  当前,EX机器人共有超200台仿生人形机器人,目标量产超500台。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展览展示、无人零售、儿童教育、老人陪护等,已应用于文化、旅游、艺术、历史、教育等领域。

  “现有机器人已应用于科技展馆、旅游景区、商业街区和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中,如:基于李白、杜甫等古圣先贤人物还原的仿生人形机器人,以及其他研学教育NPC等场景的仿生人形机器人。”李博阳说道。

  资料显示,EX机器人于2009年开始组建研发团队,正式成立于2013年。李博阳作为该公司CEO,2010年博士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都是辽宁人,也是之前一起留日的留学生。”据李博阳回忆:“我们一直想布局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大家一拍即合,就把这个事情启动了。事实上,在组建公司研发团队前,我们已经在一起做了很多相关的事情。”截至目前,EX机器人团队规模超200人,逾半数均为研发团队人员。

  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04.71亿元;到2029年将达75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32.7%;到2035年有望规模达3000亿元。

  问:多数在做“人形”机器人,你们却侧重“人脸”的仿生人形机器人?

  李博阳:大多数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做的更多是双足部分的板块。我们主要布局腰部以上的方向,核心产品是仿生人形机器人。

  在核心技术上,我们比较有特色的是机器人的智能表情,以及机器人的灵巧手;从软件层面来看,算法上偏情感、感知能力的多模态大模型,还有智能决策,以及语音、表情、动作等类似于人的交互能力。

  问:大模型部分是你们自主研发的吗?

  李博阳:大部分是自主研发的。我们有几种解决方案:一是我们自研的多模态感知大模型,会更侧重情感方面的感知、反馈。同时,在表情和动作的生成方面会结合硬件,做出相关肢体动作等能力,这样可以生成一个更完整的反馈。我们还与微软团队有过关于大模型方面的合作。我们也在推动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

  问:公司的订单情况如何?

  李博阳:我们科技展馆类订单较多。每个展馆里约有几十个至上百个的仿生人形机器人的需求。

  还有用于教育领域、商业展陈。我们有两款相关新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投产。可能500台/年的产量都不一定能满足。

  问:目前公司专利情况如何?大概数量有多少?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李博阳:目前我们的核心知识产权约有150多项,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其中,仿生皮肤、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等,都是我们的发明专利。未来,我们还会和更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相关科研成果转化。

  问:下一步公司研发的重点是什么?

  李博阳:在仿生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活动能力上,我们希望把双足人形机器人的特性结合进来,从而重点提升仿生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表情能力等,以及持续完善相关智能部分,并拓宽其应用场景。

  问: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如何?在这其中,仿生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未来可能有哪些发展趋势?

  李博阳: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市场需求量将会非常大。但目前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尚未进入到一个完全成熟的爆发阶段,产业发展还需要时间,这也需要市场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包容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