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常佩琦)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天津如何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证监局等多部门人士详解了已推出的多项举措及下阶段的工作思路。
“募投管退” 全环节支持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实施了《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支持措施》)。
从内容看,《支持措施》围绕6方面提出24条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政府对创业投资的引导、优化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发挥国资创业投资基金支撑作用、支持创业投资赋能科技创新、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及优化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环境。
整体而言,《支持措施》从“募投管退”全环节对天津市创投行业给予支持。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江进一步介绍:
在募资端,提出优化创投类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将市、区两级财政合计出资比例上限由原来的不超过50%提高至80%。另外,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投资创投基金,加快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在投资端,提出给予创投机构投资奖励,引导创投机构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管理端,提出合理调整天津市主要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指标要求,不过度关注返投倍数和基金收益。同时,探索建立国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和差异化监管机制,打消投资决策者对事后问责风险的顾虑。
在退出端,拓宽渠道,除了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外,重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通过股权回购、份额转让、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多渠道退出,努力构建多元畅通的退出渠道,有效打通并形成资本“退出—回收—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认股权试点与 “专精特新” 专板助力企业发展
《支持措施》提出,创新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模式,支持天津区域性股权市场争取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实施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
天津证监局副局长胡经生表示,一方面,创新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前期,天津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天津OTC已落地2单类认股权综合服务案例。后续,将支持天津OTC不断完善认股权非公开发行、登记确权、交易转让、估值定价和行权代办等配套服务,拓展认股权服务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持续发力。据胡经生介绍,2023年,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获证监会备案公示,天津OTC创新推出“专精特新”专板定制化服务包,鼓励引导更多优质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6月底,已有491家“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融资额38.48亿元。后续,将持续做好专板建设,支持天津市优质中小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多项金融举措支持创投发展
金融“活水”持续涌向天津创投行业。
《支持措施》提出“创新投贷联动模式”。对此,天津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马英表示,针对成立三年以下初创企业融资堵点,鼓励银行机构以“投资机构清单”为抓手,主动对接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积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并购贷款等业务模式,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生命周期较前端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
一方面,联动京津冀三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第二批“投资机构清单”。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在津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27亿元,惠及154家科技创新企业。
另一方面,推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在津落地。据悉,截至6月末,已落地8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惠及7家科技企业,涉及水资源净化循环再利用、传统市政服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除了信贷资金外,债市资金也在支持创投机构多渠道募资。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建华援引数据称,目前天津共有6家主体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合计83.5亿元,实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支持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或主业聚焦于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