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8 22:50:20 股吧网页版
行业专家热议构造高质量科创债ETF生态圈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彭)7月17日,在鹏华基金联合上海证券报共同举办的“债”攀科创高地服务科技创新——科创债ETF投资研讨会上,来自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券商研究、做市商、私募机构和公募基金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服务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科创债ETF生态圈”这一主题各自分享了观点。

  浦银理财党委委员叶力俭表示,近年来债券市场持续火热,各类策略层出不穷,而今年市场更注重通过交易和波动获取收益。在这一背景下,ETF或指数化投资天然具备交易优势,尤其是高流动性的产品更能满足债券投资人的交易需求。从理财资金的角度看,配置仍是首要任务,但在配置收益欠佳时,必须通过交易增厚收益——这要求进行多波段、相对高频的操作。因此,无论是理财资金还是高活跃度投资者,对债券ETF的需求都在显著提升。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交易总监梅家成认为,债券ETF作为一种创新品种,融合了不同类别资产的优势,正在重塑债券市场的生态。与传统场外债基相比,债券ETF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效的观点表达工具,还通过指数化配置成为一级市场投标的核心力量,实现了资产配置与现券交易的分离。随着科创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和债券ETF优势的凸显,这一领域有望发展成为重要板块,其规模潜力或将远超现有的场外债基。

  在百年保险资管基金部总经理邢秋羽看来,保险资金在ETF上有一定的配置,但在债券ETF特别是信用债ETF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品种丰富和流动性提升,债券型ETF的配置比例将显著增长。保险资金的核心配置逻辑围绕战略资产配置(SAA)和战术资产配置(TAA)展开,通过ETF这一低成本工具跟踪基准指数实现基础收益。

  “以科创债ETF为例,其票息优势、指数化分散信用风险特性及良好流动性,使其能替代3-4年期利率债或用于现金管理,同时成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的重要抓手。随着产品创新深化,保险机构预计会持续加大ETF配置力度,实现风险收益优化与实体经济支持的双重目标。”邢秋羽说。

  东方证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董事杜晨翔认为,近年来,做市商模式的优化显著提升了债券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在债券ETF领域。随着交易所债券做市制度的建立,做市商已能够为基金公司提供涵盖银行间债券、交易所债券及债券ETF的一站式做市服务,有效连接基金公司与投资者。以科创债为例,科创债ETF通过一级市场申赎与二级市场交易与底层债券形成良性互动:ETF流动性提升传导至科创债市场,而科创债流动性改善又反哺ETF,形成正向循环。这一生态建设的成效得益于监管与制度的协同推进,包括交易所做市制度落地、基准信用债及科创债ETF等创新产品的推出,为市场流动性注入了持续动力。

  鸣石基金高级副总裁杨堃表示,鸣石基金在ETF领域深耕多年,在大类资产投资中主要聚焦于股票、债券和商品三大板块。对于私募机构而言,由于难以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投资的选择相对有限。为此,公司重点参与了国债ETF、政金债ETF等产品,以弥补这一短板。

  “此次科创债ETF的发行将进一步丰富私募机构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工具选择,帮助我们更好地补足在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参与不足,使资产配置策略更加多元化。”杨堃称。

  鹏华基金现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张羊城表示,鹏华基金创新性地采用双基金经理机制来管理科创债ETF,这是基于产品特性的精心设计。科创债ETF既需要信用债的专业投资能力,又要求扎实的ETF管理经验,而市场上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经验的基金经理较为稀缺。鹏华科创债ETF的双基金经理组合既能通过信用债专家精准把握底层资产的配置效率,又能依托ETF专业团队确保产品的流动性和投资交易效率。

  “在大规模管理方面,我们选择的上证AAA科创债指数当前容量达9000亿元且扩容空间大,未来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能够充分支撑产品规模增长。这种双基金经理模式从ETF的资产配置和场内运营管理两个维度协同发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张羊城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