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0月的第50届众议院选举中,日本自民党惨遭“败局”,执政的自民党与公明党联盟只获得了215个议席,没有过半数,在众议院沦为少数执政党,时隔多年,日本再次出现参众两院中执政党与在野党分庭抗礼的“扭曲国会”,打破了“自公”一边倒的格局。本月20日,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此次选举自公执政联盟将再次面临严峻挑战,如果自公联盟的执政党不能确保在参议院获得过半数议席,将彻底失去在国会的主导权,石破内阁可谓岌岌可危。
选举在即,少数执政党的“魔咒”引人关注
按照日本参议院选举制度,现参议院共设248个议席,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其中半数议席。因此本次参议院选举有124个议席,再加上东京都选区一个补缺议席,总共125个议席需要参加改选。
目前,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参议院坐拥141个议席(自民:114;公明:27),超过全体议席的半数。此次参议院选举,执政党虽然有75个议席非改选议席(无需参加本次选举),但是剩余的66个议席将参加改选。其中,自民党有52个,公明党有14个议席需要参加改选。
因此,本次选举如自公两党不能确保获得50个议席的话,那么加上非改选的75个席位,执政党在参议院的议席不能过半数。这意味着继上次众议院选举执政党失去过半数议席、沦落为少数执政党以后,自公两党在参议院也将成为少数执政党。如此一来,作为立法机构的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都将被在野党把持,在丧失国会主导权的情形下,石破内阁将形同虚设,非但提出的法案难以在国会通过,首相自身也将随时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问政于民,自公联盟“如履薄冰”
为了确保执政党在参议院获得半数以上议席,此次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提出了要确保执政党50个改选议席的参议院竞选目标。
但是从民调来看,根据《每日新闻》6月底民调及日本新闻网7月初数据,对石破内阁的支持率为24%,不支持率为61%,支持率已连续四个月低于30%。而根据日本NHK7月14日的政党支持率民调数据来看,对自民党的支持率为24%,创13年来新低,联合执政的公明党支持率也仅为3.5%。而对其余八个主要在野党的支持率均低于6%。值得注意的是,有另外近34%被调民众表示不支持任何政党。此类选民将在选举中成为各党派重点争夺的“票仓”。
从选民的关注度来看,对此前众议院选举在野党穷追猛打的“黑钱政治”的关注有所下降,民众关注度主要集中于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及外交政策。从政党支持率普遍偏低,摇摆选民众多的现状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选民对政治的态度日趋冷漠,而竞选党派林立则将分散选票,给自公联盟的竞选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因此,本次选举中自公两党执政联盟的最优策略是减少选票流失、确保参议院过半数议席优势,次优策略是获得能够维系少数执政党体系的足够议席。根据近日的大数据预测,本次参议院选举,自公两党将至少减少11个议席,加上原有非改选议席,或将勉强维持参议院52%刚刚过半数的议席。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选举之前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去年众议院选举不但使自公联盟沦为少数执政党,而且投票率仅为52.85%,为历史第三低。此次选举选民投票意愿如何,选票会否分流等,都有可能使选举结果翻盘。
政党林立,网络社交平台加持,政策主张依旧“新瓶装陈酒”
与以往国会选举相比,此次参议院选举出现几个特点,引发关注。
首先是政党多元化。此次参议院选举有十多个政党的候选人参选,可谓政党林立。其中既有自民、公民、立宪民主党等大党,也有参政、保守、NHK等小党。由于竞选政党较多,容易分散大党的选票,增加了自公两党竞选的难度。
其次是网络社交平台取代了传统的新闻报刊,成为引导舆论和民意的主角。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渠道多、上传自由便利、阅读下载量大,但是信息泛滥、真伪难辨、误传误导等缺点也非常明显,对公众舆论负面引导作用非常大。网络社交平台对选举的普遍参与,虽然降低参选“门槛”和成本,有利于推动党派多元化,但是其传播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误导,一定程度上,其结果非但没有引导民众深入参与政策讨论,相反产生了夸大宣传以博取流量的反面效果。
再次是缺乏具有新意让民众满意的政策主张。从政策主张来看,执政党为拉拢选民极力主张增加民众生活补贴,而主要在野党则为了打压执政党坚持主张减税降负,大肆批判执政党的“撒钱拉票”行为,但这两种政策主张都是以增加公债负担为代价的,都是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只顾选举不顾国民的不负责任主张,此种言行反而引起了多数民众的“逆反心理”,增加了对政治的不信任感。而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特朗普关税”等话题却“顾左右而言他”,难以提出明确有效对策。
随着选举投票日的临近,并不能排除执政党再次遭遇“滑铁卢”的可能。如果自公两党在参众两院沦为少数执政党,则意味着日本政坛将再一次迎来动荡和混乱的“战国时代”,给未来日本内政外交政策带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