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医疗险市场竞争已进入深水区。行业如何突破增长桎梏、明晰发展路径,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7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及旗下保通社成功举办“商业医疗险破局”闭门研讨会,邀请健康险、产寿险公司健康业务负责人及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代表等核心力量,针对“商业医疗险深层次挑战及破局之道”“DRG医保支付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带病体医疗险的创新突破路径”等多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会上,嘉宾们立足业务一线实践,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带来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观点,为商业医疗险行业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险企不应仅凭概念设计增设保险责任或服务,而需真正深入医疗场景。”在闭门研讨会上,镁信健康智保事业部徐易安在分享时表示,医疗健康险领域尤其是TPA(第三方管理服务)板块的发展,核心在于“躬身入局”。
“例如陪伴患者完整经历门诊挂号、诊室就诊、取药结算等全诊疗流程,在亲身参与中才能精准发现服务链条的痛点。” 她进一步指出,人力配置与医院场景的深度服务,正是险企与TPA高效联动的关键:无论是险企将驻院服务纳入自身体系,还是TPA依托资源向医院派驻人员,两者协同可让服务真正触达C端。这种触达虽看似细微,却能让患者及未参保人群切实感知行业服务,长期将对行业生态产生正向影响。
针对商业医疗险当前面临的生存挑战,徐易安提到,一线销售人员的销售意愿下降是突出问题。“通过与业内代理人交流发现,‘产品难卖’是普遍反馈。”她分析称,这一现象虽与销售收益等深层因素相关,破局关键在于提升一线队伍的销售动力。“无论产品设计多么完善,最终仍需依赖点对点推广——互联网渠道虽能实现高销量,但退保率居高不下,人际信任仍是核心支撑。”
基于此,徐易安建议险企及相关机构需强化一线人员培训,提升其对产品的理解度,使其在客户理赔时能提供清晰告知,这是推动产品落地的重要基础。
理赔认知偏差是另一大行业痛点。徐易安举例,身边常有消费者咨询 “沪惠保理赔规则”,或反馈“销售时承诺全赔,理赔时却推诿”。这意味着,在优化赔付服务前,需先让一线销售人员明确医疗险理赔范围,并在销售时合理管理用户预期,这是商业健康险服务管理的重要挑战。
此外,百万医疗险还面临惠民保带来的价格预期冲击。“有高收入群体表示,‘每年愿花数千元为车投保,却认为自身只需惠民保’,理由是百万医疗险1万元与2万元免赔额差异不大,没必要多花数倍费用。”对此,徐易安认为,百万医疗险需通过差异化服务破局,例如,强化就医协助、院外药保障等增值服务,让用户清晰感知其与惠民保的区别,从而实现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