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程姝雯热度高涨的低空经济,被定调需“安全健康发展”。据新华社7月18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健康有序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主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作重点发言。

7月12日,重庆梁平机场,观众在参观了解低空物流无人机。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南都记者关注到,此次专题会议,为低空经济发展划出底线和红线:
会议重申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原则要求,明确提出应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推动低空新产业、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发展,不能盲目跟风。
会议要求各地应落实“安全为先”的发展理念,要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抓紧建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厘清安全监管职责边界,不断强化低空安全治理能力。
会议还提出“务求实效”,加力推进近期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特别要求,大力气防止低空产业领域出现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的现象,规范低空产业园区发展,整治不理性的建设行为。
此外,会议还要求加快推动无人机“一机一码”、实名登记等规范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健全低空飞行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在此前南都开展的低空经济深调研采访中,多位低空经济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谈到,自去年成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领域高热发展以来,多地出现即便不具备低空制造业基础的现状下,也规划了低空产业园区、盲目招揽低空飞行器生产制造项目等情况值得警惕,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低空产业、探寻适合地方特色的低空应用场景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命题。
这也是国家发改委今年第三次就低空经济发展的公开部署和表态。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曾召开低空经济发展专题会议,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等方面关系,谋划编制好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全面筑牢安全底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而在今年五一个别地方低空文旅项目出现安全事故后,国家发改委在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也再次就低空经济发展作出回应,强调“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明确定调低空经济“无安全,不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