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9 00:07:41 股吧网页版
激活高价值核心专利 厚植创新竞争力
来源:证券日报

  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披露,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我国已经储备了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这组数据彰显了我国产业结构向“新”的强劲势头,也奠定了未来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上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关键在于谁能更高效地将这些高价值核心专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当前,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虽然储备丰厚,但其产业化应用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如何打通这类智力资产从实验室到市场化应用的通路,使其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亟待政策、资本、生态构建三方面协同发力。

  其一,政策精准滴灌,纵深推进专利转化应用。

  当前,我国庞大的专利储备尚未充分释放产业动能,我国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仍徘徊在低位,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笔者认为,一方面,政策需进一步细化,强化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的考核激励与权益分配机制,破除“不愿转、不敢转”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政策应加强供需两端转化对接。从供给端来看,高校、科研机构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接市场需求并进行及时反馈。从需求端来看,企业要深入挖掘分析产业链上下游技术需求,为专利转化提供方向。

  此外,政府可构建创新共享平台,降低专利转化成本,攻克其产业化过程中的高成本壁垒。

  以生物制造领域为例,一项高价值专利要想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必须跨越投资巨大、周期漫长的中试环节,其成本占研发总投入的40%至60%,耗时可达3年至5年。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就是瞄准产业痛点构建“政策工具箱”,有助于降低中试成本,助力创新成果从“小试验证”走向“中试扩大”,最终进入“产业化应用”。

  其二,构建协同生态,形成创新合力。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性创新,愈发依赖跨领域、跨学科技术的深度融合。然而,行业间的技术壁垒、标准隔阂,仍制约着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聚合。

  笔者建议,鼓励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产学研深度参与的创新联合体。通过建立专利池(汇集共享专利)、推行交叉许可(相互授权使用技术)等方式促进技术共享,由此降低协同创新成本,在重点领域形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合力。

  其三,资本赋能,畅通金融活水。

  资本市场应更敏锐地识别并支持具有高价值专利储备与明确转化路径的硬科技企业,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让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多元资本成为助推专利产业化的“活水”。

  当前,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正展现出潜力。它通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指出,完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体系,指导交易所创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模式,鼓励科技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开展融资。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案例持续落地,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今年以来20只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发行金额超20亿元,进一步让高价值核心专利变现跑出“加速度”。

  笔者相信,当政策、资本与创新生态形成强大合力,必将激活高价值发明专利的产业化活力,厚植我国创新竞争力,释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