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遭遇业绩“断崖式”下滑,蓝海银行近日迎来开业八周年。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民营银行,蓝海银行在2017年6月29日正式营业。成立初期,蓝海银行规模扩张迅猛,2020年是其成立的第四年,净利润为3.37亿元,同比增长132.36%。凭借着2020年净利润翻倍,蓝海银行一度被称为“明星民营银行”。此后在2021年,该行净利润达到6.15亿元,在19家民营银行中排名第四。
然而此后,蓝海银行的业绩却一路下滑。2024年,蓝海银行交出了一份不容乐观的成绩单: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下降39.42%;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滑47.86%,近乎腰斩。这一跌幅远超民营银行整体11.66%的平均下滑幅度,成为行业中下滑较为明显的机构之一。
盈利表现方面,蓝海银行2024年末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下降39.42%;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滑47.86%。总资产规模方面,2024年末达到555.43亿元,从2020年的25.14%降至2024年的5.26%,尤其是2023年之后,总资产增速降至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蓝海银行连续八次下调存款利率,在民营银行之中较为少见。最近一次发生在6月末,该行将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下调至1.25%。
令人费解的是,在业绩断崖式下滑的同时,蓝海银行高管团队依然享受着人均高薪。2023年,该行董监高43人薪资总额5280万元,人均122.79万元;普通员工274人,年均薪资39.36万元,高管薪酬是普通员工的2.4倍。这一薪酬水平在2021年就已在19家民营银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网商银行。
不仅如此,2024年在净利润下滑近五成的情况下,蓝海银行仍大手笔向股东分红3.18亿元,占该行2024年净利润的近40%。分红后,该行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滑。2024年,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37%,同比下滑0.86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6%,同比下滑0.57个百分点。
近两年,蓝海银行还频繁接到罚单。进入2025年以来,该行已收到两次罚单。第一次在4月,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被罚款17万元。第二次在5月,因违反信用信息提供相关规定,被罚款20.9万元。
事实上,蓝海银行已连续四年因违规被罚。
2022年9月,原银保监山东监管局公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威银保监罚决字〔2022〕10号)(威银保监罚决字〔2022〕12号)显示,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信贷资金监测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贷前调查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人民币共65万元。
2023年1月份,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威罚决字(2022)1号)显示,威海蓝海银行因存在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统计报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以及未按规定履行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义务四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被合计处76.66万元罚款。与此同时,时任威海蓝海银行纪委书记王卫东对该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3万元。
2024年1月,蓝海银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对合作机构催收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70万元。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决定书(威金罚决字〔2024〕17号)显示,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严禁跨地域经营监管要求落实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70万元。
此外,在业绩滑坡、罚单不断的局面之下,2024年下半年蓝海银行高层进行调整。原董事长李勇离任,由宋学峰接任,此前担任该行行长;王业方担任副董事长、行长,此前担任副行长,属于内部提拔。
高管团队调整后,蓝海银行提出“普惠金融”转型战略,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目前,该行已推出“小康贷”“蓝邸贷”“助业贷”等小微金融产品。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客户数达8.57万户,同比新增2.7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