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同日,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召开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这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重大进展。
快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利用快中子进行核反应产生热量发电,是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的优选堆型。快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我国实现能源安全以及核能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核集团介绍,目前国际上列入四代核电的六种堆型中三种是快堆,即钠冷快堆、气冷快堆和铅冷快堆。其中,钠冷快堆因增殖比高、嬗变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能力强以及固有安全性高三个特性,已成为四代核电的首选堆型。钠冷快堆目前已有超过400堆年的运行经验,是四代核电里发展最快、技术积累最丰富的堆型。
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全面体现第四代核能系统对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装机容量将达到120万千瓦。
核能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从核能大国迈向核能强国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显示,第三代核电技术已成为全球核电发展的主流堆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目前已经有多种自主技术型号实现了商业部署,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已投入商运,此外还在研发其他型号,已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技术重要的研发国家。
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中,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均有建设快堆计划,目前仍以科研为主。根据国际组织GIF(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最新第四代核能系统发展路线图,预计在2030年开始商业部署。2024年6月,欧盟次临界铅铋冷却研究堆MYRRHA启动建设;俄罗斯纯铅冷却快堆BREST-OD-300建设持续推进,计划2027年-2029年投运。
快堆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至关重要的一步。2011年,中国实验快堆并网发电;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目前我国已自主掌握了大型快堆的全部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同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快堆产业链。我国具有四代堆特征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于2023年12月6日开始正式商业运行,验证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固有安全特性。
四代核电技术中,熔盐堆在钍资源利用、核废物处理、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成为国际研发新热点。我国中国科学院熔盐堆2MWt液态燃料实验堆于2023年10月首次达到临界、2024年6月17日达满功率。
聚变能源作为前沿颠覆性技术之一,目前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但核聚变仍处于技术攻关阶段,距离工程化应用仍有差距。
在聚变能源领域,除了实力强劲的“国家队”之外,我国还有多家聚变能源创业企业成绩可喜。位于上海的能量奇点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能量奇点洪荒70托卡马克在2024年6月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这是全球首台高温超导磁约束聚变装置、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
记者了解到,能量奇点正在研发的下一代装置——洪荒170,以实现聚变净能量增益为目标,计划于2027年建成运行。计划2030-2035年,完成洪荒380,适用于聚变发电示范堆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能量奇点的投资人包括米哈游、蔚来、红杉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