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以及Z世代等新兴消费群体成为市场主力,“为自己花钱”“为情绪买单”的消费逻辑持续强化,推动“悦己经济”从小众赛道成长为万亿元级市场。
笔者认为,“悦己经济”不仅重塑了消费市场结构,更通过激活多元需求、推动供给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一是重塑消费市场结构,从“必需”向“悦己”倾斜。
在传统消费中,食品、服装等生存型消费占主导,而如今,宠物用品、潮玩手办、高端个护等情感型消费占比持续攀升。泡泡玛特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200%;预计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统计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350%。这也印证了消费结构的深层变化——消费者不再只简单关注商品的实用功能,还看重其带来的精神满足和情感共鸣。
二是激活多元需求,消费边界不断拓宽。
“悦己经济”并非年轻人专属,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消费群体都在追求更高的产品品质、更愉悦的消费体验:年轻人为兴趣买单,热衷于潮玩、汉服等亚文化消费;中年人通过健身、康养消费缓解生活压力;老年人也开始追求旅游、摄影等精神层面的享受。分场景来看,从居家场景的香薰、智能按摩设备,到户外场景的露营装备、运动器材,再到社交场景的小众珠宝、定制礼品,“悦己”需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消费格局。
三是推动供给创新,倒逼产业升级与服务优化。
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美妆品牌推出“定制色号”,宠物行业提供“行为训练”等细分服务,文旅企业开发“小众目的地深度游”等产品。这种“需求牵引供给”的模式,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高端化、精细化转型,还催生了潮玩设计师、宠物沟通师等新兴职业,形成了“消费升级—产业创新—就业扩大”的良性循环。
当然,“悦己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领域存在“价格虚高”等现象,产品性价比与情感价值不匹配;小众品类的质量监管仍有盲区,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
笔者相信,接下来,随着市场监管的完善、企业供给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增强,“悦己经济”将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其所蕴含的个性化、情感化消费潜力,也将持续为消费升级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