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何时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2030年,我们争取让大家在30个—40个城市看到我们提供的航空器,让大家享受到空中出行服务;2035年,中国300多个县级市、300多个地级市可以实现eVTOL空中出行体验。让eVTOL飞进千行百业,飞进千家万户,就在未来这十年。”沃兰特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期间如是畅想。
将梦想照进现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擘画了新蓝图,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纷纷亮相,让城市的天际线有了可生长的未来。
记者采访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19件产品在博览会期间全球首发,25件产品国内首发。包括全球首款7座3吨级多用途eVTOL,飞行汽车平台、大型固定翼无人驾驶飞机、氢能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航空增程器、电驱系统、eVTOL飞行模拟器等创新产品。
首发首秀云集
维新宇航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全球首发Vector5全球首款7座3吨级商用载人/载货/EMS多用途eVTOL,杰能科世智能安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全球首发空中交通安全防护管理平台……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俨然成为了参展商们首发首秀的大舞台。
美国天空实业带来了中国首发新品——RC-3 Seabee海蜂水陆两栖飞机。作为通用航空领域的“常青树”,该款飞机在区域通航、海岛运输、应急救援、旅游观光、飞行培训等领域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优势。该公司董事长唐纳表示:“这是首次来上海参展,选择上海,因为这里机会无限。我们正计划在上海生产这款飞机。10年前条件不成熟,如今中国空域开放加速,低空经济腾飞正当时。”
协氢(上海)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协氢无人机”)带来了中国首发H100氢能无人机。它在零下35摄氏度严寒也能快速启动飞2小时,是农业植保、光伏清洗、消防巡检的“耐寒大力士”。
据悉,协氢无人机目前已在氢能无人机领域完成从小型多旋翼到大载重无人机,从旋翼到垂直起降固定翼的完整产品线布局。协氢无人机具有长续航、大载重、宽领域、广适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伏清洗、玻璃幕墙清洗、消防、巡检、物流吊装等多领域。
联合飞机集团展台中央,铂影T1400无人直升机成为焦点。这款最大起飞重量1.4吨的工业级无人机旗舰,近期刚通过民航局专用条件评审,为其8月首飞铺平道路。
与铂影T1400并置的镧影R6000模型,则代表着联合飞机对未来空中交通的前瞻布局。作为全球首款6吨级倾转旋翼机,它融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与固定翼飞机的高速高效巡航优势,无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降,实现4000公里航程和2吨商载。
联合飞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R6000的核心价值在于颠覆传统运输的经济半径和时效性。在典型的1500公里“门到门”运输场景中,相比传统民航+地面交通动辄4小时的耗时,R6000能实现点对点直达,时间缩短至约2小时,效率提升一倍。
这为海岛物流、紧急医疗运输、高山地区补给等高时效、高价值运输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动力系统地面开车测试,计划于近期进行直升机模式首飞。
腾盾科创展出了“双尾蝎”家族全系无人机产品,包括了双尾蝎、双尾蝎A、双尾蝎B、大型四发模块化运输无人机、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及混江龙共6款无人机模型,覆盖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物流运输等多场景应用需求。
其中,“双尾蝎”系列无人机以多发、模块化、多用途为核心优势,兼具长航时与复杂环境适应性,广泛应用于物资投送、灾情侦察、林草巡护、应急救援、人影天气、台风探测等领域。
上海艾麦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仟米壹号-eVTOL飞行模拟器,是该公司联合上海通用航空行业协会和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团队联合研发并首次在国内亮相。
据介绍,该套模拟器创新性的将VR/XR(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低空飞行训练, 打造数字孪生的低空空域、三维沉浸的训练环境、全动仿真的低空飞行模拟器,为培养eVTOL试飞员、飞行员、维修人员,为低空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高仿真、高安全、沉浸式的创新解决方案。
eVTOL:由物到人,助推低空经济安全稳步发展
eVTOL依旧是现场观众们追逐的明星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峰飞航空科技展示的5座eVTOL载人航空器盛世龙(1:3缩比机)集聚了很多观众驻足。峰飞航空品牌总监钟瑞花对记者表示,峰飞航空的技术及商业路线为“由小到大、由物及人”,两大旗舰机型分别为大型货运航空器“凯瑞鸥”和5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
其中,2吨级货运版航空器凯瑞鸥已于近日获得AC单机适航证,并于7月22日作为全球首个“三证齐全”(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和AC单机适航证)的吨级以上eVTOL进行了首架交付。峰飞航空5座载人航空器盛世龙研发及适航进展顺利,目前多项审定计划已经获得局方认可,即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争取在2026年取证后投入试点运营。

御风未来M1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1:3模型
御风未来携自主研发的2吨级载人eVTOL“空中出租车”M1亮相上海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展区。据悉,M1使用纯电能源,起降不需要跑道,可自主飞行,减少人为误操作,未来将主要用于解决城市通勤、城际互联、岛屿速通等短途空中出行需求,将2小时至3小时的车程距离缩短至15分钟至30分钟,被普遍认为是未来的“空中出租车”。
沃兰特展示的VE25-100型复合翼eVTOL(商用名“天行Skylar”)是沃兰特“三型三代”规划的首款产品,是能容纳标准航空救援医疗担架的eVTOL型号,可应用于商用客运、旅游观光、社会治理、物流运输等低空经济全应用场景。
博览会期间,沃兰特航空斩获大订单。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拟向沃兰特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岛际、岛内运输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场景。该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是迄今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
作为上海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军企业,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本次展会上正式亮相,并展出了多款“上海造”eVTOL产品。该公司定位功能性企业,承担上海市低空“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搭建,承担低空航空器枢纽起降设施、主要航线通导链路等建设和运营,以主干线枢纽建设引导撬动社会资本联合建设布局分布式设施网。
回溯来看,该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9亿元。上海低空公司投资总监马晔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通过“四网协同”,公司将推动实现低空飞行设施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航线优化布局、服务高效便捷,充分整合并发挥股东公司的资源和价值,为上海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以核心技术为驱动力,推动现有技术的落地应用,支撑工业和商业场景实现“先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