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SHEIN(希音)第二届“匠心工具日”活动现场,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展区被精心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既有展示热门工具的“明星区”,也有陈列最新研发成果的“新品区”,更有针对特定工艺的鱼骨区、缩褶区、贴车区等专业展区。通过“线下展示+线上直播”的双渠道模式,SHEIN现场向供应商集中展示了60余个为解决生产痛点而研发的技术工具和智能设备。
据悉,自2024年的首届“匠心工具日”以来,该活动正成为SHEIN赋能供应商的重要平台。最新数据显示,自2023年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SHEIN已累计开发170多个创新工具,向供应商完成交付近6000件,这些精益工具平均可提升相关工序效率达80%。
开发创新工具提升工序效率
珠片、珠绣和烫钻面料常见于礼服、婚纱等高级定制服装领域,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逐渐成为时尚界“新宠”。但这些精美装饰背后复杂的制作工艺,却让许多中小型服装工厂望而却步。
以珠绣面料为例,其制作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难题在于:面料表面凸起的珠子容易在缝纫过程中卡住机针,导致频繁断针。
传统解决方式需要工人先用锤子敲碎或钳子夹破缝纫线路径上的绣珠,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诸多问题:手工操作难以把控碎珠的力度、易损伤面料;工序耗时久导致产能受限,对工人手艺要求极高等。这导致招工难、新人培训成本高。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SHEIN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开发了两款工具:
“珠绣拼缝压脚”是一款安装在平车上的特殊压脚,能自动推开缝纫路径上的绣珠,使机针精准穿过绣珠间隙,既保护了绣珠的完整性又避免断针风险,很好地解决了无打边工艺需求的珠绣面料缝制难题。
“平车碎珠套件”创新性地整合了碎珠与吹气功能,可在平车上用该创新工具平稳完成碎珠工序,并同步由另一个工具进行吹气清除掉旁边的珠管碎片,为后续的打边工艺创造理想条件。
活动现场,SHEIN特别设置了“新品专区”,展示今年最新研发的7个重点工具。其中,平车可调织带拉筒、四线打边车花边织带压脚、平车珍珠钻石织带拉筒等创新工具,有效解决了服装制作中常见的辅料加工难题。
“以前遇到工艺复杂的款式时,我们常常束手无策,因为市面上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四年前,在服装行业深耕二十多年的王峰成为SHEIN礼服供应商。王峰告诉记者,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只要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SHEIN的专业团队就会立即响应。他们不仅为我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还提供详细的教学视频指导工具的安装使用,还会派专人到工厂实地考察,确保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在SHEIN的女装供应商李灵娜看来,在与SHEIN设备工具研究部门的对接过程中,工厂不仅获得了众多创新的生产思路和技术工具,还进一步激发了差异化服装的开发灵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匠心工具”是SHEIN自主品牌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依托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柔性供应链模式创新,SHEIN得以精准对接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小批量首单、再根据销售情况返单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行业长期承受的“高库存积压”风险之痛,更从源头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产品的高性价比、丰富度与时尚性,从而获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提升整体效率,以及提升供应商综合能力,SHEIN持续投入,在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社区公益服务、绿色减碳等领域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赋能。
其首个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不仅持续输出柔性供应链行业标准,还致力于探索前沿制造技术,通过提供技术研发、工具、设备等的全方位支持,有效提升了服装这一非标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面对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制作工艺和原材料不断更新的行业特性,这些创新解决方案显著提高了产品交付品质的稳定性,助力供应商及整个产业实现数智化和精益化升级。
在活动现场,多款能够显著提升效率与准确率的智能设备受到供应商关注。这些创新设备支持一键信息同步至电脑或手机应用,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中几款设备尤为亮眼:“智能E尺”采用手持软尺分段测量技术,可以自动叠加核算数值,解决传统测量误差问题;“智能克重测量仪”突破样品形状限制,支持蓝牙数据传输,实现精准快速测量。
这些创新成果是SHEIN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应用”闭环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的体现。基于这一模式,SHEIN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先后与东华大学和传化化学达成战略合作,在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其中,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再生涤纶解决方案,能够回收利用废旧纺织材料等消费前后涤纶材料,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和经济性;与传化化学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将重点推进印染加工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升级,同时开展新型功能面料研发,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资深跨境电商专家林智勇表示,SHEIN通过深耕产业,以生产环节持续研发的精益工具为杠杆,结合深入至再生原材料、面料的前沿数码印染技术、工厂能效提升、环保包装、绿色物流等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以更厚实的技术底座全链条撬动传统制造的数智化、精益化、绿色化变革,实现供应商与产业“生态共赢”,最终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推动全球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