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数月的焦煤期货迎来“六连涨”行情。
7月24日,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再度涨停,报收1198元/吨,从而刷新近5个月高点。目前,焦煤期货已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32.5%。焦炭期货也出现跟涨,24日收报1735元/吨。
一德期货分析,当前焦煤及焦炭供应格局仍显紧平衡,前期山西等地的环保、安监等因素导致的减产尚未完全恢复;同时本轮盘面上涨显著带动了现货补库、期现套利(正套)入场以及贸易商囤货行为,这些操作共同加速了现货去库节奏,共同推动价格上涨。
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称,当前资金扰动明显,部分品种如多晶硅、碳酸锂的基本面仍处于“强预期、弱现实”局面,不过煤炭供应格局偏紧,随着前期两轮现货提涨落地,或继续带动这轮行情火热。
资金涌入,煤炭期现货携手上涨
反内卷政策催化下,煤炭期货从6月初的709元/吨低位反弹, 如今冲上1198元/吨,两个月累计涨幅超53%。
涨幅迅速、风险累积背景下,资金依旧持续涌入,带动焦煤期货成交规模持续增长,截至7月24日收盘,总成交量达到288.3万手,总持仓46.33万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3万手。
“近日有关煤炭超产核查通知,令市场关注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此项通知对于煤矿生产受限的预期进一步增加。”海通期货高级研究员魏亚如对第一财经分析,政策明确严控超产行为,下半年煤矿生产可能会持续收紧。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刘豫武进一步分析称,近期煤焦盘面价格所呈现出的上涨或更多来自情绪宏观扰动为主,市场炒作的主要关注点是在于前期煤矿是否存在生产计划不合理的情况,即单月产量不能超过公告产能的10%。
消息面的炒作之外,基本面同样支撑焦煤价格上涨。
据百川盈孚统计分析,现货市场上,国内炼焦煤市场库存维持偏低状态,下游已落实两轮提涨。下游钢厂需求旺盛,目前下游焦企仍有进一步提涨的预期。价格方面,截至7月24日,山西地区低硫主焦煤价格区间为1310元/吨~1400元/吨;东北地区主流大矿主焦煤价格区间为1070元/吨~1100元/吨。
拉长周期看,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旬,焦煤(主焦煤)流通领域价格环比上涨6.98%,报1150元/吨。
“由于钢厂的高利润,焦煤焦炭需求尚可,短期对煤焦价格有一定支撑。”魏亚如称,总体看来,近期政策频发,下半年焦煤供应增速有所减缓,整个黑色底部有所抬升,煤焦下半年有望由供需宽松逐步过渡至平衡。
炒作轮动,工业品期货接力涨停
焦煤期货持续上涨的同时,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等也在接连涨停。“反内卷”主题已从单一品种扩散至全链条轮动。
7月以来,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期货在“反内卷”政策的驱动下率先爆发,月累计涨幅超60%。随着政策面持续推动,市场做多热情持续高涨。焦煤期货月累计涨幅超42%,焦炭、工业硅等品种均呈现回暖趋势。
从产业层面看,上述工业品均处于不同程度产能去库存阶段,原料价格都已持续低迷许久。
以煤炭行业为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煤炭现货价格延续了2024年下滑趋势。到3月中下旬,现货价格开始低于长协价格;6月份长协价格跌破价格中枢(675元/吨)。7月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长协价格666元/吨,同比下降34元/吨;7月8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指数价623元/吨、同比下跌257元/吨。
光伏行业也是如此。今年4月,经历了一轮抢装潮后,多晶硅产能释放的同时需求却断崖式下跌,多晶硅主力合约一度跌至31000元/吨低位,跌破行业成本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判断,短期内,硅料价格将维持中小幅震荡上行的态势。价格真正走强的起点可能在于,下游部分硅片企业因原材料成本高企且下游价格低迷而停产或减产。
“此轮行情始于超跌后的预期差修复,目前已进展到政策预期主导的情绪脉冲行情,短期内政策预期难以落地,盘面波动仍将加剧。” 一位工业品期货分析师说,行情可能分三阶段推进,前期由超跌、亏损严重的焦煤、钢铁、硅料等率先反弹;第二阶段随着工信部等部委细则落地,化工、有色等库存更低、产能出清更快的行业有望接棒领涨;第三阶段则需警惕高价对终端需求的反噬及复产冲动带来的回调风险。
交易所也已就此提示风险。大商所、郑商所、广期所近期均提示,严控日内开仓、提高保证金,抑制投机资金过热,短期逼空行情或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