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机械轰鸣打破了乌蒙山谷的寂静。在贵州(威宁)乌撒至(大方)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建设工人们在两座巨型铁塔之间,紧张有序地开展架线作业。
“项目投运后,每年将输送绿电70亿千瓦时。”项目经理郑世寅介绍。
黔贵大地上,16个500千伏重点电网工程正高效推进。畅通的外送通道,为贵州绿电奔腾入网铺设坦途。
“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在贵州投资超400亿元,打通贵州西部风光清洁能源送出大通道,满足贵州西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送出以及中部、北部及东部地区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
截至今年6月,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158万千瓦,以39.5%的占比超越火电成为贵州第一大电源,一个崭新的“火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已然成形。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如何稳定消纳绿电?为破解难题,贵州电网自主开发自动电压控制技术,让新能源实现精准调控。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一场历时3年的接力攻坚:2023年,贵州电网实现黔西南57家新能源场站自动电压控制闭环;2024年,南方电网首套省地协同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投运;2025年4月,随着最后一座光伏电站的自动电压控制闭环投运,贵州实现集中式新能源自动电压控制全覆盖,年减少弃电损失超1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
领先的绿电技术,为贵州千行百业发展注入动能。
赤水河畔,酒企蒸甑车间里,昔日煤炭燃烧的浓烟被清洁电力取代。遵义供电局牵头制定“电酿酒”行业标准,推广使用电力酿酒,助力贵州酱香白酒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都匀茶山,炒茶机轰鸣声中,茶农不再为电力不足发愁。2024年11月,都匀供电局研发的“可移动式变压器”2.0版创新成果正式投运,推动“电制茶”发展,为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创新交易机制,激发贵州绿色电力市场潜力。
走进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大屏幕上绿电交易数据闪烁:今年1至5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达3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16%。
企业为何青睐绿电?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盖纯雷翻开交易台账,每一笔绿电采购都对应着产品的“低碳护照”。“我们是一家磷酸铁锂产业链上的外向型企业,使用绿电、持有绿证,不仅能应对碳关税降低成本,还契合海外目标市场消费趋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盖纯雷说。
贵州持续开展绿电、绿证交易,不断完善交易机制、扩大交易规模。为构建良好的互动消费模式,贵州电网实现按月披露绿电供需信息,帮助市场各方掌握绿电供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