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上市仅5个交易日的首批科创债ETF总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达到1007.30亿元,相较于上市初期规模增超200%。与全市场债券ETF规模相比,这10只科创债ETF规模占比已接近20%。
从这5个交易日的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首批科创债ETF规模几乎每天都在增加。Wind数据显示,7月17日(上市首日),10只ETF全部收涨,规模骤增超过470亿元;7月18日,规模再度增加接近200亿元;7月21日至7月23日,10只ETF连续收跌,资金净流入也出现明显下降。
5只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Wind数据显示,10只科创债ETF中,已有5只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科创债ETF华夏、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富国、科创债ETF鹏华、科创债ETF招商。其中,规模最大的科创债ETF华夏达到153.09亿元,该ETF仅7月17日一天便获资金净流入超过110亿元。
回顾这批产品的发行上市,规模的快速增长似乎早有预兆。从7月7日首发,到当天全部结募,再到7月10日全部成立,7月17日上市交易,此批产品发行节奏堪称“神速”。
据统计,这批基金合计募资规模达289.9亿元,多只产品募资金额均触及30亿元规模上限,部分基金更是启动比例配售。彼时,有业内人士表示,发行盛况或反映出市场各方对科创债ETF的参与热情较高。
关于首批科创债ETF强势“吸金”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科创债ETF上市采用“T+0”机制、实物申赎模式以及做市商报价制度,这些设计较好地对接了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需求。在当前利率窄幅震荡的环境下,此类债基成份券票息优势凸显,投资价值较为突出。未来,随着产品认知度的提升,科创债ETF将吸引更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参与,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有望持续攀升。
机构投资者参与较多
据了解,首批科创债ETF主要挂钩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三类科创债指数。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创债ETF的发行对于推进公募行业填补“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空白以及助力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上市公告书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批基金的发行过程中,机构投资者认购热情较高。Wind数据显示,除了科创债ETF富国、科创债ETF鹏华外,其余8只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均超过90%。
以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最高的科创债ETF南方为例,截至7月10日,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高达99.61%。前十大份额持有人全部为机构投资者,涵盖银行、信托、券商等多类机构,持有份额均超过1亿份。其中,兴业银行作为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8.9亿份,占比接近30%。
有基金人士认为,科创债ETF作为首批投资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ETF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高评级信用债、参与科创浪潮的全新工具,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
债券类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今年以来,在首批科创债ETF和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这两批新产品的强势推动下,债券类ETF规模快速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全市场债券类ETF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上述两批产品规模占据近半壁江山,占比达46.2%。
今年以来多只信用债ETF纳入通用回购质押库,也刺激了债券类ETF的规模增长。据统计,截至7月23日,相较于去年末,全市场债券类ETF规模增逾3300亿元。
具体来看,现有的39只债券类ETF中,约半数规模超过100亿元。已有2只债券类ETF规模超过520亿元,分别为短融ETF、政金债券ETF;其次为可转债ETF,规模约410亿元。公司债ETF易方达、城投债ETF、公司债ETF、上证公司债ETF、信用债ETF规模均超200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债券类ETF规模快速增长背后,除了新品的不断加持外,市场投资者对于资产配置工具化需求的激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债券ETF凭借透明度高、交易灵活、分散化投资、风格稳健等特点,正成为险资、年金及银行理财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