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三大指数重拾升势,创业板指以1.5%领涨,沪指继2022年1月4日后再次报收3600点上方。沪深两市成交额1.84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99亿元。盘面上,海南自贸港概念集体爆发,稀土永磁概念再度大涨,雅下水电概念探底回升。相反,贵金属、银行、CPO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牛市旗手”6连阳
具体到盘面,有“牛市旗手”之称的证券板块周四继续亮眼,全天指数上涨2.95%。至此,证券板块已6连阳,累计涨幅5.87%。看个股的话,周四锦龙股份涨停,国信证券、中银证券涨超7%。东吴证券、东方证券、兴业证券也涨幅靠前。而港股的中资券商板块表现更强,7月以来累计上涨43.69%。

对于近期证券板块持续强势,中泰证券认为主要有三重逻辑支撑。一是,增量市场下紧握非银板块相对收益机会。从市场交易特征来看,2025年6月份以来,A股市场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随着交投活跃度攀升,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开始普遍和趋势性抬升,板块从轮动到普涨,赚钱效应开始显现;二是,上半年券商业绩预增中枢增速逾七成,好于预期;三是,稳定币催化、虚拟资产牌照升级与业务革新。券商有望从业务和估值两端充分受益于稳定币催化。
往后看,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国家“稳增长、稳股市”、“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目标仍将持续定调板块未来走向,流动性适度宽松环境延续、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中长期资金扩容预期进一步增强基本面改善预期。
中泰证券则表示,持续看好券商板块的相对收益机会,建议关注:一是头部券商;二是充分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的金融科技龙头。
02
锂矿概念集体强势
锂矿概念股在周四也表现亮眼,截至收盘,盛新锂能、西藏矿业、永杉锂业、天齐锂业等涨停,华友钴业涨超9%,赣锋锂业涨8%。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期货价格近期持续上行,今日碳酸锂主力合约盘中一度涨停,突破77000元/吨,创3月中旬以来新高。自6月下旬反弹以来,碳酸锂期货涨幅已超30%。

消息面上,近期江西宜春市自然资源局下发关于编制储量核实报告的通知,要求8宗涉锂资源矿权按要求及时编制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科学合理确定开采主矿种。7月17日,藏格矿业公告收到《关于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要求公司积极整改,完善锂资源合法手续。方正证券认为,近期江西、青海等地规范涉锂资源生产的行为,有助于行业实现供给出清。
此外,产业链公司已相继展开停产检修、技改工作。比如江特电机旗下公司宜春银锂拟于7月25日对产线进行设备检修,预计检修时间26天左右。中矿资源旗下公司中矿锂业宣布将对年产2.5万吨锂盐生产线进行综合技术升级改造,停产检修及技改时间约为6个月。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2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价格坐上了“过山车”,碳酸锂现货价格从曾经60万元/吨的高位急剧下跌至6万元,跌幅超过九成。在这背后,浅层原因或在于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深层原因更在于行业内持续已久的“内卷式”竞争。
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层面已经多次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中信建投认为,目前光伏、锂电均处于盈利底部,“反内卷”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行业中长期盈利修复的关键推动力。锂电方面,“反内卷”政策主要在提升电池标准、限制产能无序扩张、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降低出口退税、缩短付款周期等方面,看好碳酸锂及电池环节。
03
股票吸引力显著回升?
整个市场而言,华创证券表示,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意味着股票相比债券的性价比、配置吸引力都已显著回升。背后原因在于:
一是政策主动分摊风险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限制了市场的风险向下表达,大幅降低股票的下行波动,从而降低了波动率与回撤。
二是经济领先指标见底,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修复,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其他机构同样表示了乐观。比如东莞证券认为近期市场呈现出积极信号,A股整体运行中枢有望上移。光大证券则认为,短期震荡不改方向,回调是买入机会。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